(共17张PPT)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
第3、第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和作用?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材料二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如何理解公民法,万民法?分析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原因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材料三
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集成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如何评价罗马法?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
公元前6世纪末
至公元前5世纪中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备
《民法大全》
公元前3世纪中
至公元3世纪初
至公元6世纪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调节经济纠纷,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罗马统治。
近代西方国家多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本国法律。
现代国家的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诉讼制度
都来源于罗马法。
局限: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制度。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任务
了解“日耳曼法”,教会法,以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形成过程。
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点。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区别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法的渊源
立法与司法相互关系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判例法为主
成文法为主
立法绝对中心地位,司法从属地位
以罗马法为基础
只吸收部分
法官地位突出,司法绝对中心地位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基本特征:
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进程,直到20世纪,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局限性: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利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的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机构)。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陪审团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古代的日耳曼人也留有“同侪裁决”的遗风。11世纪,英国确立了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在法庭上聆听证据,就事实问题做出决定;法官决定法律问题,判断某项证据是否可以被引入审判。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基本特征:
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进程,直到20世纪,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还在为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局限性:
宗教伦理与教化
原罪说
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偷吃禁果。任何人都没有能力解除这一罪恶,只有靠上帝的救赎。
控制思想 压制人性
宗教伦理与教化
道德教化
宗教伦理与教化
材料: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改革。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1536年,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和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没办法改变。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信仰得救
先定论
宗教伦理与教化
(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读书认字,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2)新教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新教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
(3)但是新教仍然是基督教,它对宗教的迷信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思考:宗教改革后, 如何认识新教新思想的教化作用?
透过历史望明天
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写入联合国人权决议
法律——
统治阶级意志 人民权益?
人权——
超越国界?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大变局中如何完善?
……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宗教伦理与教化
罗马法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基本特征
局限性
宗教改革前
宗教改革后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