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3课
思考: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依靠什么制度来实现和保障的呢?
八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地图册》
交错杂居
多元一体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
辽宋夏金时期榷场贸易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民族
交往
交流
交融
抗日武装力量回民支队
蒙汉抗日游击队
近代各民族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御外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西藏民主改革前劳动的农奴
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加之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解放前
佤族人
民的起
居环境
思考点: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都对统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各民族交错杂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思考点: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1
1945
《陕甘宁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19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9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1954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3-74,梳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和建立的过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参政的少数民族和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表决票和选民证
百货公司用汉、维吾尔两种语言庆祝“公私合营”
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粮票、结婚证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990
1997
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三个离不开”
序言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第二条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史料阅读
维护国家集中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
第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上级国家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且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史料阅读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
历史纵横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代表大会常委会中,都有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
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史料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庆祝节日的
少数民族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2019年9月8日第十一届
全国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
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充分尊重和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根据全国发展的整体布局和总体要求,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月)
学思之窗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民族自治地方形成的特色产业
2018年,民族8省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亿元,与1952年相比年均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983元、11426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12.6%、12.1%。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8省区贫困人口从3121万人减少到603万人。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19年12月05日
光明日报
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群众游行中的“民族团结”方阵
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约70%。2019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已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时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齐齐哈尔富裕县三家子满族学校进行满语课程教学
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点
开展民族运动会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01年2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了修改。2005年5月,国务院第八十九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2006年和 2015年两次对 《民族区域自治法》 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问题探究
小组讨论:结合政治课的相关内容,探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决不能动摇,具体的政策举措和实现形式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必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