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大气层1、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 层 外层 0至17千米 17至50千米 50至80千米 80至500千米 500千米之外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
对流层
对流层((troposphere)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17~18千米。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例题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A.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层的基本概念。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它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答案:A
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air temperature)湿 度、(humidity)气 压、(atmospheric pressure)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weather)。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气温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它能告诉人们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我国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 22℃。各种农作物则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1.下列词语∶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冬雨夏干、电闪雷鸣,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大气的压强
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练习题
有人来用如下方法粗测大气压的数值∶
①取一只 50 毫升的针筒,把活塞推至顶端后,用橡皮帽将注射
口封闭。
②用手竖起握住针筒,将一只小桶挂在活塞颈上。③在桶内逐渐加沙,直到活塞开始下滑。
④用刻度尺量出针筒顶端到最大读数 V 之间的距离 1,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⑤称出小桶和沙的总重 G。
写出大气压的表达式 p=__________(用V、1、G 等量表达)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时常会因压减小和缺氧等原因,产生头晕、头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1,解释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为什么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2.当你在浴室里淋浴时,如果边上垂挂着浴帘,浴帘常常会飘打到你的腿上。这是为什么
应用:①飞机机翼上升实验: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②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具体事例:高压锅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A. 用减少压强的方法除水 B. 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C. 添加催化剂 D. 让太阳晒干
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8毫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帕,问: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风和降水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 种风向。
学校旗杆上的红旗被风吹开,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的风向是 (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
形成降水需具备的条件是 (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物 ③空气的下沉运动 ④空气的上升运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影响气候的因素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
地形:山顶的气温一般明显低于山麓。在1000米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
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季 风: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太平洋气温高,风从中国大陆吹向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太平洋气温低,风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形成了季风。中国东部的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
我国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就和该地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有关。
我国的气象灾害
寒潮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约有 5 次。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台风
洪水
由于人类的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温的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天气是短时间内气温、降水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3.天气主要的组成要素有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气温用温度计来测量,度量的单位是摄氏度。
4.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小。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天气和人体都会造成影响。真空压缩袋、吸尘器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气体和液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5.气压高低的差异,形成了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吹的风。
小结
6.随看空气上升和降温,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最后水汽凝结成云。云中凝结的水珠和冰再经过汇聚增大形成雨、雪和冰雹,产生降水。
7.根据获得的天气信息和观测天气图,可以简单地进行天气预报。天气谚语是人们长期积累的预报经验。天气变化对动物的许多行为及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8.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和季风等。它们与太阳辐射量、气温、降水等气候特点关系密切。季风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最大。
9.目前地球处于气温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10.人类活动产生了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现象等问题。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改良气候。
1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丰富;冬季降水较少,温度较低。我国西部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较差较大。
12.寒潮、台风、洪水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