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6 08: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近代日本和清朝一样,都曾经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都曾经被美国等列强侵略……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起因 根本:
直接:
主要战役

相关大事 (1)正式宣战:_____之战
(2)平壤之战:(有哪些反侵略事迹?)
(3)____海战:(有哪些反侵略事迹?)
(4)辽东战役:(日军犯下什么罪行?)
(5)____战役:(反侵略事迹? 哪支舰队全军覆没 )
结果
条约内容 【请思考:各条款危害】
影响 (对中国?对日本?对西方列强?)
(____--____)
[自主感知]:阅读P24~27页,根据表格,圈划关键信息、尝试当堂记忆。 (时间:5分钟)
甲午中日战争(____________——______年)
起因 根本:
直接:
1894(甲午) 1895
[自学检测]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胎换骨,迅速成为强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 展,急需开辟市场,积极对外侵略
(大陆政策)
朝鲜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相关大事 (1)正式宣战:_____之战
(2)平壤之战:
(3)____海战:
(4)辽东战役:
(3)____战役:
丰岛
左宝贵奋起反击,中炮牺牲
黄海
邓世昌勇击日舰,壮烈牺牲
黄海海战(1894.9)
清·致远舰
日·吉野舰
丰岛
平壤
大东沟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相关大事 (1)正式宣战:_____之战
(2)平壤之战:
(3)____海战:
(4)辽东战役:
(3)____战役:
丰岛
左宝贵奋起反击,中炮牺牲
黄海
邓世昌勇击日舰,壮烈牺牲
日军犯下旅顺大屠杀罪行
旅顺
死难者
近两万…
辽东战役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美国纽约《世界报》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相关大事 (1)正式宣战:_____之战
(2)平壤之战:
(3)____海战:
(4)辽东战役:
(5)______战役:
丰岛
左宝贵奋起反击,中炮牺牲
黄海
邓世昌勇击日舰,壮烈牺牲
日军犯下旅顺大屠杀罪行
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
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
1895年,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威海卫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主要战役

相关大事 (1)正式宣战:_____之战
(2)平壤之战:
(3)____海战:
(4)辽东战役:
(5)______战役:
结果
丰岛
左宝贵奋起反击,中炮牺牲
黄海
邓世昌勇击日舰,壮烈牺牲
日军犯下旅顺大屠杀罪行
威海卫
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双方:李鸿章(中)——伊藤博文(日))
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______年)
条约内容 条款危害
1895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澎湖列岛
辽东半岛
台湾
钓鱼岛
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
《马关条约》(______年)
条约内容 割地 条款危害
赔款
通商
设厂
1895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领土主权进一步沦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2亿两白银
人民负担更沉重
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苏州
杭州
沙市
重庆
《马关条约》(______年)
条约内容 割地 条款危害
赔款
通商
设厂
1895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领土主权进一步沦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2亿两白银
人民负担更沉重
增辟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 对中国:
对日本:
对列强: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了更多中国人的觉醒。
梁启超:“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年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提高了国际地位,日本凭借着这笔不义之财疯狂扩充军备。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澎湖列岛
辽东半岛
台湾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法国、德国)
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鹰代表美国
蛙代表法国
虎代表英国
熊代表沙俄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美国:
“门户开放”
(1899年)
实质
日本野心
+
东学党起义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败,签《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系统总结]
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① 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
②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主要原因)
③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④清军装备落后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装备先进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