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6 10: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引发社会大变革
商鞅变 法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思想的活跃(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
温故知新
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孔子及其学说。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
2.掌握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诸子百家的言论。
3.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掌握百家争鸣的意义和影响。
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德经》
道家学派代表人
老子
李 耳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思想
1.顺应自然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且可相互转化——“辩证法”思想
3.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彼此可以相互转化。
《淮南子》中有则故事,有一天,塞上老翁养着的一匹马忽然走失了。乡走失一匹马,也许正是好事呢邻纷纷来安慰,塞翁却说:“。”果然,过不多久,他的马自己回来了,且带回另一匹好马。乡邻又纷纷来道贺,但塞翁又说:“这不一定是好事,也许反倒是坏事呢!”数日后,他的儿子因为起那匹好马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典型地说明了什么道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 骄傲使人落后……
小拓展
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
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
无为而治(政治主张)
小拓展
姓名:
时代:
籍贯:
身份:
孔子(孔丘)
春秋时期
鲁国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家、教育家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思想
核心思想:
政治主张:
2.教育主张:
①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主张有教无类;
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方法。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仁,“仁者爱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言论记录:
《论语》
3.文化成就
整理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
孔子
政治主张:
“仁”
“仁者爱人”
“以德治国”
教育成就: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言论记录在《论语》
创办私学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反对苛政”
有教无类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孔子
老子
孙子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二、百家争鸣
“百家”: 泛指数量多。
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
“争鸣”:指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
“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
宽松的学术氛围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
社会变革
政治
经济
商业繁荣
城镇兴盛
文化
私学兴盛
百家争鸣出现
归纳: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这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招揽人才。
墨家——墨子
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 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代表作:《墨子》。
儒家——孟子
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代表作:《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相传师承子思。著有《孟子》,文章说理畅达,长于论辩。元代追封他为“亚圣”。
道家——庄子
庄子: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代表作:《庄子》。
法家——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张:“法治”、“中央集权”。其思想指导 秦始皇统 一六国。
代表作:《韩非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兼爱”、“非攻”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
孟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荀子》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法家!
法家反对空谈仁义、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富国强兵,在战国争雄中立于不败之地
孙武
春秋末
军事理论,如“知己知彼”
《孙子兵法》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班级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着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意见不一:
1.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5元”——
2.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3.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法家
儒家
道家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2、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膑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连线题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在当代:
法家:“尚法”
墨家:“兼爱”
儒家:“仁”
依法治国
和谐、友善
社会主义价值观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课堂练习
B
C
A
A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6.如果想了解孔子的言行,应查阅的书籍是( )
A.《孔子》 B.《诗经》 C.《论语》 D.《春秋》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