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人教版必修Ⅳ2.4雨霖铃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人教版必修Ⅳ2.4雨霖铃课件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30 08: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长亭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
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青岛国开中学高二语文组
丁翠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作者简介
柳永
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衣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他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朗读正音 体会本词的感情基调
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低沉、悲凉、缠绵的感情中
念去去:想到将来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那:通“哪”,哪能
堪:忍受
应是:即便是
虚:空
便纵:即使、纵使
更:又
概括上下阕
上片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下片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寒蝉
长亭
兰舟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渲染意境烘托感情
上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骤雨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清秋 酒 杨柳 晓风 残月
虚实结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把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情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
练 笔
人生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经历着离别。父母、老师、同学,故乡、母校、祖国┈┈和他们分别,这离别中就蕴涵着深情,或依依不舍,或痛哭流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设定一个别离的对象,想象一个别离的环境,借环境中的景物来抒发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