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部分第三讲:教材重点篇目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部分第三讲:教材重点篇目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7 09: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文专题精讲
文言文
第三讲:教材重点篇目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醉翁亭记
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2.背景透视。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3.文本主题。
本文以“乐”字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1.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豁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2.本文写景的作用?
以景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3.作者用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乐?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与民同乐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而自我陶醉而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4.“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
5.“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
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6.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7.“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
8.“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9.“太守”一词全文出现了九次,在醉翁亭得名时就有“太守自谓也”,但太守谓谁暂且不表,直到全篇结句点出,这样有何作用?
使文章曲折有致收到首尾照应之效
10.山水美,自然有有人的乐趣,人们的乐趣表现在哪些地方?
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
11.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的游玩,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
12.“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喝醉了酒”,另一层是什么?
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达了作者与明同乐,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13.第3段写了那些人?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写了滁人(游人)、太守、众宾、他们共同的心情是“乐”。
14.全文以“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与民同乐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而自我陶醉而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15. 全文用“乐”贯穿全篇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16.怎样理解《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作者既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有治理好滁州的得意,还有寄情山水排遣贬谪后的心中的郁闷的感情。
17.《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两篇都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18.作者结尾说“人不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那么太守到底“乐”什么呢?
怡情山水,更为滁州一带百姓安居乐业而乐,作者在这里含蓄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19.本文的协警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秋。(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0.文章多次写到了作者的“醉”与“乐”,你是如何理解这些“醉”与“乐”的?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醉温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于与民同乐,作者不是酒醉,而是陶醉于美丽的山水景色,更为滁州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醉。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二“乐亦无穷”;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有野簌,众人起做喧哗,觥筹交错,太守颓然期间;三是“乐人之乐”,“滁人游”“前者呼”“后者应”百姓兴高采烈,课件生活富足安定,而这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21.文中的太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析?
“太守”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滁州的老老少少,前呼后应,络绎不绝,畅快游玩,是以表现此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幸福,卡件太守治理滁州政绩卓著。
太守宴宾客,这在院里尘嚣,风景秀美的琅琊山上,在临近酿泉的醉翁亭中,摆上一桌土色土香的宴酣与众宾欢了共饮,这里没有官场上的礼仪规矩,没有长幼尊卑之别,太守洒脱自然,率性亲和的形象跃然纸上。
琅琊山的美景官民共赏,溪流中的肥鱼,甘甜的美酒官民共饮,太守、宾客、滁人各得其乐,一派政通人和,与民同乐的和谐景象,课件这是一个热爱自然风光勤政、亲民、民的太守。
总之,文中的太守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身处逆境却依然乐观向上,具有卓越的才干,治理滁州,政治卓著。
22.在滁人的游玩宴饮之间,随处可见百姓的安乐,而苍颜白发的太守却颓然醉与其间,请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太守“醉”的原因何在?他的心情与百姓的心情又有何不同?
醉在其中,是因为乐在其中。百姓是因为游玩本身而快乐,太守却因百姓的快乐
而快乐。他懂得百姓之乐,既能与之同醉,又能自醒。相比之下,太守的境界自然
最高。
第一段:寻找醉翁亭
1.划分第1段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第1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2.滁州的地理特点是什么? “环滁皆山也”。
3.“西南诸峰”的特点是什么? “林壑尤美”。
4.琅琊山的特点是什么? “蔚然而深秀”。
5.亭的位置在哪里? “临于泉上”。
6.“来饮于此”中“此”指什么?醉翁亭。
7.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8.小结:
【交流点拨】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第二段——风景画
(1)朝暮景色有何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2)春夏秋冬景色有何特点?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第三段——风俗画
(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2)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3)文中是怎样写出滁州百姓出游之乐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4)滁人的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反映出来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此时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5)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有哪些?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6)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有哪些?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7)如何划分第三段层次?滁人游山之乐(……滁人游也)众宾宴饮之乐(……众宾欢也)
太守宴醉之乐(……太守醉也)
(8)第3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明确: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9)第3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明确: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第四段——众人归
(1)、作者以“乐”字贯穿全文,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山水之乐:写山水——欣赏山间美丽的景色,抒写“得之心”之乐。
游人之乐:写滁人不绝于途——表现了滁人和平生活之乐。
宴酣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 ——表达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显示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文中所有的“乐”是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的“乐其乐”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从太守游而乐。
(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4)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 “醉能同其乐”。
(5)课文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你知道作者以什么为乐?
作者欣赏山间美丽的景色,与宾客喝酒游戏,对游人的快乐感到高兴,都表现出的乐趣在于:把滁州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和平快乐的生活。
(6)太守为什么 “醉”?为什么“乐”?“醉”与“乐”是什么关系?
醉:(1)陶醉与山水之间.(2)看到滁州在自己治理下,政事清明,百姓富足安定(而陶醉)—陶醉政绩。(3)不胜酒力
乐:(1)山水之乐(寄情山水)
(2)与民同乐(为自己的政绩提高而乐)
(3)“醒能述以文者 ”,自得其乐。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文章结尾,用“醉能同其乐”一句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的勾出全文主旨
第二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作者简介。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作品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2.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3.课文人物简介
(1)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齐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2)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4.文本主题。
这篇课文通过邹忌以身设喻,规劝齐王纳谏的事,说明了国君广开言路,虚心接受谏言,对于修明国家政治的重大意义。
5.题目解说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6. 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1.邹忌劝谏技巧之高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2.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3.说说邹忌和齐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邹忌是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忠君爱国的谋士。
齐威王是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贤明理的开明君主。
4.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交流点拨】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5.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交流点拨】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这启示我们要善于思考,要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岳阳楼记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政治家、文学家。其一生论着颇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名篇有散文《 》、词《 》、诗《江上渔者》等,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探寻。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向朝廷提出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重视农桑等10项改革措施。宋仁宗纳谏后陆续推行这些措施,史称“ ”。可惜新政实施后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范仲淹也被贬放邓州。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虽才华出众却豪迈自负,为权贵所嫉,被贬至岳州做知州。范仲淹熟知他的性格,几次想劝慰开导他,却苦无机会。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写信请范仲淹作记。于是,同样处于人生低谷的范仲淹写下了这一名篇,既规劝了朋友,又抒发了自己的襟怀。
3.知识链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记”有 、 、 、 等多种类型。碑记是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满井游记》等。杂记是古代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笔记是古代一种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点明作“记”的时间。
2.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段,思考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8.“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0.“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1.“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箴之意。
12.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传诵千古的名句?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源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自然环境的阴晴明暗,还是自身处境的顺逆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纵观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无论是“穷”还是“达”,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虽然他提出的“忧君”思想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他提倡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13.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这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观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环境、自身处境的影响,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的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第四篇 愚公移山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我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写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弱,以及“愚”与“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1、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答案示例: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1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2段);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2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3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4段)。
2、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答案示例:①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②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移山的人年龄太大或太小:“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④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3、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4、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关心,她提问题,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讥笑和嘲讽,“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
5.愚公移山的行动体现了什么精神?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有远见卓识的令人尊敬的智者。
6.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至于作者为什么写一个孩子来相助而不写大人,则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晋人张湛说:“故北山之愚与嫠妻之孤,足以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这话是有道理的。
7.人物形象分析:
愚公的形象:
愚公是移山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面对千难万险,不顾“年且九十”的高龄,率领全家“毕力平险”。这困难,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而愚公却坚决要干。看起来这似乎是“愚”,其实不然。
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惩,苦。这里是意动用法。塞,闭塞,堵塞,指阻碍交通。迂,绕远道儿。全句是说苦于北山挡道,出来进去要绕远,很不方便。这句话说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指通豫南,直达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这里的“指通”、“直达”都有笔直的来往的意思,与上文“塞”、“迂”相对应。可见愚公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是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患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变化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驳斥智叟有理有据,象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能相信他是“笨老头”呢?
智叟的形象: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老人。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文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即傲慢又武断。“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用“其”加强反问语气。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对移山的顽固态度。但最后他被愚公驳斥得“亡以应”。智叟从开始时的振振有词,教训别人,到被驳得哑口无言,一付窘态,这正是自作聪明的人应得的下场。智叟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又信口开河,好为人师,这种人自以为是,其实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罢了。
8. 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运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例如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就具有强烈的对比作用。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这两个人物加以颠倒:以愚公的大智大勇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此外的对比还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京城氏之子刚七八岁,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则是“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例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对显示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一定的作用。又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9.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10、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烘托的手法。
答案示例:二山高峻与人少力微、工具简陋对比,愚公、京城氏之子与智叟的对比。愚公用发展的眼光挖山不止,解决实际问题是智,智叟用静止的眼光,阻止愚公挖山则是愚。这样就有很强的讽刺效果。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天帝的“感”,对愚公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的完善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11、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12、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道理?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第五 篇 小石潭记
1.作者资料。
柳宗元(773—819),字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因官终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人称“柳柳州”。 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 、 、 、苏洵、苏轼、苏辙)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柳宗元一生创作颇丰,在诗歌、散文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代表作有寓言《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诗歌《江雪》《渔翁》,游记散文“永州八记”等。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说理透彻,结构严谨,语言精练,颇具艺术魅力。
2.背景探寻。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唐顺宗时,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执政,他们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柳宗元也积极参与了这一革新运动。但由于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改革很快失败,顺宗退位。宪宗即位后,对革新派进行了残酷迫害,柳宗元也被贬为永州司马,此后他在荒凉偏僻的永州待了将近十年。政治失意使他心情抑郁,于是他常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借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在此期间,他游遍任所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许多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其中“ ”最为有名,《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3.知识链接。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八篇散文,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人教版课本与其他一些选本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著作,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1.本文在景点转换的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与定点特写相结合的写法进行写景。第一段属于移步换景,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到篁竹,再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石潭,充满了探奇的情趣,逐渐为人们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第二段属于定点特写,刻画游鱼与潭水。写游鱼时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水中鱼的活泼可爱;写游鱼的“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游鱼“似与游者相乐”也衬托出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的?
作者写景的时候能够抓住景物特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其特点,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感其情。如写潭边溪流走势时,作者运用了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说溪水的流动像游蛇那样蜿蜒前行,这是动态的,这两个比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绘了溪流的蜿蜒曲折。正是因为小溪的蜿蜒曲折,远远看去才“明灭可见”。然后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说溪岸参差交错似犬牙一般,形象地刻画出了溪岸的形态,
3.作者是如何在写景中抒发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的清幽不为人所知与作者的人生际遇有相似之处,过于清冷的环境极易引发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与作者心境的凄清形成对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段中,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对作者被贬后寂寞凄苦心情的曲折反映。
4.文中从哪些话可以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从“隔篁竹”“伐竹取道”可以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本文按游踪或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7.文中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四个角度:①水声;②水的清凉;③水中的鱼;④水之源。
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水清的特点。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揭示全文主旨,画龙点睛,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9.结合背景和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的情感变换。
革新失败被贬到偏远的永州,他内心充满愤懑孤凄悲凉之情,想要通过山水之乐排遣内心的抑郁愤懑之情,所以心乐之,看到鱼儿与游者相乐,得到暂时的快乐,但一经凄清的环境,孤凄悲凉的感情便又流露出来了。
10.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③手法高妙。移步换景,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1.本文中的比喻句有哪些?有什么表达效果?
“如鸣佩环”“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比喻句。
表达效果:(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写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的声音来形容水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溪水的清澈和悦耳,引人注意,表现了作者来到小石潭的欣喜。(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石潭溪身和溪水的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对这里美景的陶醉。(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石潭石头的特点,体现了小石潭景物的与众不同。
桃花源记
1.作者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 ,世称 ,因宅子旁边种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散文家。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并且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另有《陶渊明集》传世。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
2.背景探寻。
陶渊明曾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统治集团极度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于是,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写情怀,创设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知识链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分为碑记、游记、杂记、笔记等多种类型。碑记是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古代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笔记是古代,一种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著名的记体文章有《五人墓碑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等。这些文章,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等情节。
2.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你觉得桃花源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在一个曲折、隐蔽、幽深的地方。
3.课文写了渔人的哪些所见所闻?请找出来。
①环境优美宁静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生活安乐幸福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民风淳朴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④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
4.村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后,会来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暗示桃花源不存在,为下文“寻而未果”埋下伏笔。
7.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8.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宁的理想社会。
9.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你怎么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文中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同时作者把桃花源作为现实社会的对立面提出来,有着深刻的批判意义。
作者深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仰慕上古时代自耕自食的生活模式。他所描绘的桃花源,远离实际,无法实现,这是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空想。尽管如此,陶渊明能在一千多年前,描绘出这样美好的理想境界,我们还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11.文章是如何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
本文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写。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晋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人们能通过本文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到本文主题的真实性。同时,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着逼真的写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身份等,这就使桃花源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把他写进作品,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虚实结合的写法,使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一定的真实性。
12.本文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
曲折回环、层次分明。作者写桃花源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曲折。沿途有溪流、桃林,有山阻隔,入洞之后又在狭窄小道中步行,出来后才豁然开朗。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化。在进入桃花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然后写桃花源中人们的服饰、劳动、风尚。从远到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1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不事雕琢,朴素自然。用白描手法写景,以平淡自然取胜。如土地、屋舍、池塘、桑竹、小路……这些极平常的景物,经过作者点染,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作者叙述的语言不仅朴素自然,而且精练、准确、生动。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只11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身份。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 ,号潜溪 ,浙江金华人。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 勉励,推崇,赞许
2、序:序是一种文体形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3、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导。
4、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散文的一种写法。
二.文本主题。
本文通过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苦?
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 ( http: / / baike. / view / 420683.htm" \t "_blank )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走送之
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叩问之难;旅途之难;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
靠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
拿自己的粗袍蔽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
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 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8、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秀品质?
从作者年轻求学上看:作者对书有浓厚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决心和毅力。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被尊称为“ ”,后世以“孔孟”来并称二人。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 ”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这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 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道理;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精练准确。《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出自《 》和《 》。
2.背景探寻。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人民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3.知识链接。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它的基本发展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越是后期的著作,篇幅越宏大,结构越严密。
这类作品的代表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4.主旨归纳。
《富贵不能淫》:本文从“礼”入手,以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指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进而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先用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证明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接着从个人发展和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进行论证,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富贵不能淫》中,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根据《富贵不能淫》所讲,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方法。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说理更有说服力。例如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第二自然段中的对比等。
7.《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在论述“大丈夫之道”时,为何会提到“妾妇之道”?
为了反驳景春有关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观点。孟子采用幽默含蓄的方式,从“妾妇之道”进行阐述,指出“妾妇之道”的关键是对丈夫的顺从,而“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仁、礼、义的坚守。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往上爬,没有坚守的原则,这种顺从与妇人对丈夫的顺从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奉行的不过是“妾妇之道”,他们不是大丈夫。通过“妾妇之道”的论述,孟子的挖苦更显深刻而尖锐。同时通过对“妾妇之道”的论述,引出下文对“大丈夫之道”的论述,在对比中突显“大丈夫之道”的本质与内涵。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论点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章开篇连用六个排比,举例说明这六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由此作者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曾益其所不能”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9.本文的论证有什么特点?
本文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作者没有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而是通过言“礼”,阐明“妾妇之道”,进而指出“大丈夫之道”,由此有力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是全文论证的重点,论证方法是先举事例,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个人上升到国家,是对“死于安乐”的论证说明。这样由事例到道理,由个人到国家,正反对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极具说服力。
10.文中多用排比句,这有什么作用?
文中多用排比句,使文章更有气势,感染力强。如《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排比句,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开头运用排比句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困境造就人才这一观点。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也使说理更具说服力。
11.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对现在的我们仍有哪些借鉴意义?
观点一: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苦磨炼;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只有在挫折困顿中奋起,才能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不会有所作为。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只有懂得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深意,明白磨难对于成才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正视挫折,勇面困难,在磨炼中成才。
观点二: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了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丧失警觉,那么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好时期,但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奋发努力。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峡
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先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和洛阳担任中央官吏,多次出任地方官。他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名著。
2.背景透视。
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3.文本主题。
这篇散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三峡的美?
山、水
2.从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顺序:季节顺序;由旺到枯。每个季节的水特征: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秋:寒、肃、凄、哀。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
4.作者为什么要写猿鸣?
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6.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抓住了山水的什么特点来写?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遮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遮天蔽日)
水:
(1)夏水:水流湍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江水暴涨、水流湍急)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迅疾)
(2)春冬之水:清澈平静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8.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时间:晴初霜旦 事物: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第十篇 出师表
【课题解说】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走进作家】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 ( http: / / baike. / view / 8298.htm" \t "_blank ),号卧龙,谥号忠武侯 ( http: / / baike. / view / 1597158.htm" \t "_blank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 http: / / baike. / view / 1597156.htm" \t "_blank ),后世称诸葛武侯,琅玡 ( http: / / baike. / view / 3354810.htm" \t "_blank )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 ( http: / / baike. / view / 136354.htm" \t "_blank ))人,曾隐居躬耕于南阳十年。诸葛亮是三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2328.htm" \t "_blank )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66794.htm" \t "_blank ),军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45083.htm" \t "_blank )。著有《诸葛亮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1023640.htm" \t "_blank )》。
【写作背景】
公元221年,刘备 ( http: / / baike. / view / 6213.htm" \t "_blank )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 http: / / baike. / view / 27636.htm" \t "_blank )。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 ( http: / / baike. / view / 16830.htm" \t "_blank )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0627.htm" \t "_blank )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nìng),以此兴复汉室 ( http: / / baike. / view / 492758.htm" \t "_blank );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这就是《出师表》。《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http: / / baike. / view / 7845808.htm" \t "_blank )》。
【文章主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nìng),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哪一条是主旨所在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 主旨是: 亲贤远佞
3这篇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怎样理解出师表
即诸葛亮出兵北伐前写的奏议,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5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可以顺利实现
6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
7本篇开篇有何特点
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8怎样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 亲贤远佞是核心
9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10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11作者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达痛惜刘备大业未成的感情,也隐含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即警其心
12为什么在分析不利的形势之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要后主即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危机,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13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全篇议论作铺垫
14文章起笔凝重,既然”疲弊””存亡之秋”,为什么还要出师北伐呢?
为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遗愿,为“报先帝,忠陛下”而为蜀汉竭尽全力。
15作者在第二段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针对刘禅跟宫中亲近,宠信宦官等小人,跟府中疏远,有所偏袒,如任其发展下去,则内外异法而政治不行,法治不行则在诸葛亮离开国都的情况下,政局必乱.
16“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1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二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8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
19文中以千古奇偶而千古传颂的句子是(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
20作者的政治愿望,战略目标是什么?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体会: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2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
2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24、“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
25、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6、文中“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27、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26、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第十一篇 湖心亭看雪
【文学常识】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他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中心思想】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答: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这句话写出了大雪过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噤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2、凌晨时分,正是寒气倍增之时,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由此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
答:能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4、“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看”字改成“赏”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鲁迅先生曾把白描手法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不买弄”,“看”改成“赏”就有些做作了。
5、“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答: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6、“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答: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7、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8、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9、文章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为何要写遇人喝酒的情景呢?作者写此内容有何作用?
答:(1)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在作者心中,湖中的雪景固然令人陶醉,令人回忆,但画面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和巧遇知音的思想情怀更令人难忘。(2)这样写既突出了雪景,又突出了情真,令人栩栩如生。
10、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答: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11文中是怎样描写在湖心亭所见的雪景的?试加以分析。
答: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抓住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
1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 ( http: / / www.xiexingcun.com / zuowen / Index.html" \t "_blank )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答案 ( http: / / www.xiexingcun.com / yuedu / Index.html" \t "_blank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第十二篇 鱼我所欲也
【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和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性善。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文章主旨】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当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而不惜“舍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1)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14)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1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曹刿论战
1.作品简介。
《左传》,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春秋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背景探寻。
《曹刿论战》记载了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后来,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君位空置。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争相赶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是为齐桓公。鲁国以大军送公子纠返国争夺君位,齐桓公在乾时“以兵拒之”,鲁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齐桓公借机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不听主政大夫管仲的意见,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争夺君位的宿怨,并企图一举征服鲁国,扩张齐国的势力范围。这就是本文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3.知识链接。
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它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能够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都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描写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经过,阐明了作战必须以取信于民为先决条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5.成语积累。
(1)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2)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3)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1.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是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回答。
政治方面:政治上,他深知只有取信于民,审时度势才能取胜。
军事方面:他深谋远虑,细心周到,深谙人心(夫战,勇气也……三而竭和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6.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一致、知人善用);
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与强齐硬战);
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胜)。
7.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从曹刿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
8.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从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中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9.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2万人——歼袁绍10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5万人——大败曹操20余万人
淝水之战张辽8万人——大败吴军80万人左右
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10.跳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个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11.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将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战——释疑)。
12.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一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二段记叙战斗经过;第三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1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
“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14.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15.“何以战”这三个字引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个方面的准备呢?
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战斗刚开始,不等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18.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几个成语来概括?
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
19.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第十四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学常识】
孟子,战国人。名轲,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主张。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论述天时不如地利。②论述地利不如人和。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
5、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
6、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
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7.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8.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例一: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
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
9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
11.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