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美] 弗罗斯特
朗读下列词语
涉足 幽寂 伫立
荒草萋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
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
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
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
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
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
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
耐人寻味。
他的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思考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请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
↓
↓
《在山的那边》《行道树》 《纸船》
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统摄全篇。
路
表面:
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
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问
题,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首诗。
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的路呢?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四节
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思念,更让人留恋。诗人重点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两条路
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道理: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于是对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
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每当一艘船舰驶过 它总要升起船身; 潮湿的大地宛如镜子映照着海鸥直立的身影。
沙滩上的人们 朝着一边眺望。 他们背对陆地, 终日注视着海洋。
谈一谈
陆地不断变幻, 无论真相如何—— 波涛不断冲击海岸, 人们观赏着大海的美色。
他们不能看得太深, 他们不能看得太远。 但这何曾把人们的视线遮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鲁迅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辛弃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