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检测部分: 新课讲授部分:一、东北地区自然环境 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范围 地貌与地形格局呈半环状部位地貌类型地形单元外侧中间内侧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1.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 2.降水量分布差异大,自 向 递减土壤分布着 土和 土等土壤类型植被以 和 林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沼泽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类型分布特征重要性黑土黑钙土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的黑土黑钙土,这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2、土地资源丰富东北平原面积为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分布在 、 和 ,特别适合机械化作业. 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 、 ,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的荒地。3、土地开发1)东北地区荒地的开发开发荒地被大量开垦,相继建立了一批国营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耕地面积 成就商品粮油料糖料基地得以扩大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沼泽的保护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既是蓄水池,水源地,又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 和 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总局作出决定,北大荒将不再开垦荒地,并对已开垦荒地要求逐渐 。集中力量抢救保护好三江平原,东北地区土地开发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 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1)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 占主导地位.时期作物结构旧中国以 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 为主全国重要的 基地和最大的 生产基地我国重要的 基地,林木的蓄积量大,木材产量高,主要集中分布在 三大林区,其中 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2. 农业布局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有明显的 性特点2)基本格局变化方向农业分布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 黑土的开发1)黑土开发中的问题有哪些?2) 如何保护黑土资源?2. 林业的发展1)东北地区林业发展中的问题有哪些?2)发展对策1)2)3)3. 湿地的保护1)东北地区的湿地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对保护东北地区的湿地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与长白山所环绕B.包括黑、吉、辽三省 C.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D.海拔多在200米以上,地势坦荡,沃野千里2、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 ( )A.半干旱、干旱区 B.半干旱、半湿润区C.湿润、半湿润区 D.干旱、半湿润区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4、关于东北林业发展,利用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营造人工林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D.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课后作业: 教后记: 【思考感悟】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思考感悟】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