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件(共13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1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件(共13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26 14:09:38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3.1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1、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CONTENTS
思维
请你描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实践
首先需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给出的条件,然后在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根据你的数学知识求出鸡、兔各有多少只?
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
1
分析问题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设计算法
3
编写程序
4
调试运行
程序
分析问题
已知 未知
分析问题的需求情况、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算法
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 设计方案(写出算法)
编写程序
a=35
b=94
for x in range(1,a):
y=a-x
if 2*x+4*y==b:
print("鸡有"+str(x)+"只","兔有"+str(y)+"只")
有了清晰可操作的算法描述,就可以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工具来编写程序。(Python)
调试程序
程序编写完成以后,再通过键盘把程序输入计算机中运行,检查程序能否按预想的效果执行。
讨论探究:
相同点 不同点
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利用计算机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课堂总结:
利用XMind建立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
作业:
理解教材page47 中程序代码并调试运行。课题 3.1 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熟悉Python语言编程环境,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3.能够理解简单的程序代码,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难 点 重点: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难点: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算法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讨论探究法、体验法等
教 学 过 程 情境导入 教师提出“ 鸡兔同笼”问题,学生思考怎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导入本节课题,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讲授新知 1.分析人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过程: 首先需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给出的条件,然后在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体验: 根据你的数学知识求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并描述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3.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程序 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和未知,完成下面的表格 已知 未知
设计算法:即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法和步骤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设计方案(写出算法)
编写程序: a=35 b=94 for x in range(1,a): y=a-x if 2*x+4*y==b: print("鸡有"+str(x)+"只","兔有"+str(y)+"只") 注意:强调键入代码必须准确无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4)调试运行程序 教师利用屏幕广播调试程序,学生在Python中亲自体验,教师指导。 讨论探究: 人工解决问题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异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人工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利用计算机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韩信点兵”问题,设计算法,教师给出程序代码,学生亲自键入和调试程序代码,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效率和乐趣。 课堂总结: 利用XMind建立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 作业: 理解教材page47 中程序代码并调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