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双减作业本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梳理
1、分子运动理论:
基本内容: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
2、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 。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
3、(1)如图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 。
(2)此实验说明了扩散现象能发生在_____之间。
4、如图,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 又有 ,引力和斥力是 存在的。
思考讨论
1、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2、分子之间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
难点剖析:
1、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上下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变大,大于空气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故选:D。
3、固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固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解析】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故C正确。
故选:C。
对应训练:
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B.春天,柳絮四处飘扬
C.阳光下,看见灰尘飞舞 D.公园里,闻到百花香
2、将油滴入锅内可以闻到淡淡的油香味,说明分子在 ;对锅加热时,香味更加浓重,是因为温度越高,扩散越 。
3、一根细棉线一拉就断,而一根细铁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不是由分子组成的
B.棉线的分子之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C.棉线的分子之间的引力远小于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D.棉线的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练习题:
一、填空题(共1题)
1. 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 水变色更快。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 。
二、选择题(共7题)
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3.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4.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A.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5.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6.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7. 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①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
②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拉离水面
③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
④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8.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三、简答题(共2题)
9. 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如图()所示,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试说出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10. 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人们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请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选做题:
11. 小明用如图 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瓶。(填“”或“”)
(2) 根据 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3)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 ,,,,则在 (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4) 如图 所示,小明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再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
12.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1) 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做 。
(2) 此现象表明: 。
(3) 小阳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这样做既能表明上述观点,还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小阳的建议 (选填“可以”或“不能”)采纳,因为 。
答案部分:
知识梳理
1、分子;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
2、扩散;温度;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3、(1)空气逐渐变成红棕色;(2)气体。
4、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
5、引力;斥力;同时。
思考讨论
1、如果把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空瓶子放在下面,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总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没有。
对应训练:
1、D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快。
3、C。
练习题
一、填空题(共1题)
1. 【答案】热;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析】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
二、选择题(共7题)
2. 【答案】C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此时分子间的距离很小,表现为引力,
所以,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C正确。
3. 【答案】C
4. 【答案】A
5. 【答案】C
【解析】柳枝吐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
山涧瀑布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形成的,是机械运动,故B不合题意;
菊香满园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雪花飘飘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不合题意。
6. 【答案】C
【解析】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故B错误;“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错误。
7. 【答案】A
【解析】①气体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用力拉离水面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③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④压平后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②④符合题意。
8. 【答案】A
【解析】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三、简答题(共2题)
9. 【答案】向上提起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析】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存在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减小,这时物体分子之间表现为斥力;当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增大,这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本题中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分子间作用表现为引力,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0. 【答案】用酒精湿巾擦手时,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酒精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我们会闻到酒精气味。(或扩散现象、酒精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选做题:
1. 【答案】
(1)
(2) 上
(3)
(4) 变大;引力
2. 【答案】
(1) 扩散
(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 不能;不能排除二氧化氮因密度大而下沉,导致两种气体混合
【解析】
(1) 与相接触的两种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小阳的建议不能采纳,因为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若将二氧化氮放在上面,则不能排除二氧化氮因密度大而下沉,导致两种气体混合。
课前预习单
课堂学习单
课后练习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