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诗 歌 二 首
曹 操
三国人物脸谱
关羽
曹操
张飞
阴险狡诈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魏武帝——曹操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写到:方其(即指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许 昌
建安文学
悲凉慷慨——建安风骨
乌 桓
镇压黄巾起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
灭董卓
擒吕布
降张绣
官渡大破袁绍
诛杀袁谭高干
平定乌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动态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态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联 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实
虚
观沧海
创 作
①情感
②寻找能够表达我们这一情感的事物
③情景交融
赏 析
①创作背景
②揣摩文字描绘出事物的特征
③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创作的意图
步出夏门行 (五章)
观沧海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品评】 开头二句点出望海的地点。“水何”以下六句实写所见景象,依次描述水波、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四句是虚写,运用丰富的想象,形容大海的浩淼无垠。最后二句是把情言志。诗人虽没有明言所咏的“志”是什么,但读者通过作品所描绘的浩大的沧海景象,自然会感受到诗人的豪迈气概和阔大的胸怀。
《观沧海》是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虽然早在《诗经》某些篇章中就有一些写景比较出色的诗句(如《国风·蒹葭》),但这些描写往往是作为比兴手法出现的。把自然景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篇出现在建安时期。曹操《观沧海》开始把大自然作为诗人观照的对象,以较为细致的笔墨,描写大海的壮美。尤其是“日月之行”四句,表现出作者深刻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为写景的名句。
浪淘沙
北戴河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赏析方法
寻找诗歌中出现的事物
分析事物在诗歌中的特征
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
感悟诗歌传递出的情感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集中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诗人认识到人生的不永,却并不消极,他要用继续建功立业来消弭人生短暂这一憾事。这句诗以其雄壮的格调传诵千古。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是说人的寿命虽有期限,但加强人的主观修养,也可延年益寿。
是一首气壮山河的立志诗。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气魄雄伟,慷慨激昂。曹操的诗情绪悲凉但不低沉,表现出向上的精神。
相同之处:
相异之处:
旷达乐观 壮志豪情
《观沧海》侧重于景物的描写
《龟虽寿》侧重于志向的抒发
抒情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品评】 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大巧若拙是曹操诗歌语言艺术上的主要特点。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短歌行》气魄雄伟,想象丰富,古朴自然,慷慨悲凉,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诗言志
立志诗
言为心声
*文人骚客立志诗
*民族英雄立志诗
*一代帝王立志诗
*革命烈士立志诗
*革命领袖立志诗
*西方民主主义立志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吾将上下而求索。
直挂云帆济沧海。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死亦为鬼雄。
岳飞《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
八千里路云和月。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曹操《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秋瑾: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鹧鸪天》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恽代英《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雪》
(1936)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梅岭三章》
陈毅
朱德:
自信挥戈能退日,
河山依旧战旗红。
叶剑英: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林伯渠:
白首壮心驯大海,
春风浩气走千山。
陶铸:
往事如烟俱忘却,
心底无私天地宽。
英国诗人 拜伦
《我满三十六》(绝笔)
英国 雪莱
《云》《云雀》《西风颂》《阿波罗之歌》(对太阳的歌颂实际上是对一切光明、正义、真理的礼赞)
海涅《颂歌》
密茨凯维奇(波兰)《青春颂》
普希金(俄罗斯)《致恰达耶夫》
莱蒙托夫《帆》
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技法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意象
思想感情
作用
(人、物、景)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
一. 【厚积薄发,注重平时积累】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二.【审读作品】
1 .知人论诗 以察诗情
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当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和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和文下注(诸如写作大、小背景,心情等)
2 .把握特色 重点突破
3 .推敲诗题 以明意旨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4 .品味语言 披文入境
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艺术创作往往是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透过文字的表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去,以意会之达到诗中有我之境。“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所以我们在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
分析、鉴赏诗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景与情的关系(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双声、叠韵、叠音、象声等的运用与抒情的关系);
艺术手法(赋、比、兴、象征、反复、夸张、对比、借代、用典等);
风格(朴素自然—绚丽绚烂、刚健—柔婉、含蓄——明快、典雅——荒诞、庄重——幽默等)
辩 论
曹操是一代英雄
正方:
反方:
曹操是一代枭雄
*史学形象
*文学形象
*艺术形象
作文:
以“认知曹操”为主题,结合所学的诗选取一个角度来谈自己真实的感受。
要求:1、题目自拟。
2、字数:600字左右。
对《步出夏门行》的另外两首诗歌
(《冬十月》、《土不同》 )进行赏析,
形成文字,写在日记本上。方法参照今
天课堂的总结。
作业:
课件创意、制作
韩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