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6 18: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试题)-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汽车的后视镜是( )。
A.凹面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2.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 )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A.大小 B.图像 C.体积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睛的(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视神经
4.下面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扫描隧道显微镜 D.简易显微镜
5.生命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 )。
A.物质 B.细胞 C.微粒
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是( )。
A.蟋蟀的“耳朵” B.昆虫的复眼 C.大肠杆菌
7.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牛顿
8.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杀灭所有微生物如果你是笑笑,可以用以下哪个证据说服他( )。
A.微生物的繁殖力非常强
B.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垃圾题
C.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二、填空题
9.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_____,它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最早发现的。
10.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______),如(______)等。
11.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蝴蝶的鳞片会随着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__________。科学家受到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__________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__________的开合,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__________,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12.中央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_________。
13.放大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放大镜的镜片也叫________。
14.(______)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
15.经过大量研究证明,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6.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其特点为(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
三、判断题
17.微生物也需要营养,能够繁殖,具有细胞结构。(_____)
1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大小有关,镜面越大,放大倍数越大。(______)
19.放大镜下看蝴蝶的触角,就是弯弯的月牙形的薄膜,膜上有鱼鳃丝那样条纹。(______)
20.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______)
21.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______)
22.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又叫凸透镜。(______)
23.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_____)
24.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______)
四、简答题
25.小科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主体在视野的右下角,如果想把图像主体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怎么操作?
26.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五、综合题
27.阳阳在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时遇到问题,请你帮忙。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更换目镜,调节焦距后,小黑点仍不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在________上。
(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乙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使用低倍镜观察的图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如果A表示标本的同一位置,则从甲图到乙图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5)在显微镜下看到了“q”,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________。
(6)在制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临时装片时,一个微生物都没看到,造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个)。
(7)同学们初次使用显微镜时,希望用显微镜观察周围的一切物体。但很多物体都无法在显微镜下直接成像,如一片树叶、文具盒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C
7.A
8.B
二、填空题
9.细胞 罗伯特 胡克
10.微生物 草履虫、变形虫
11.体温 百叶窗 窗 恒定
12.小
13.透明 中间厚 边缘薄 凸透镜
14.显微镜
15.细胞
16.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近视镜
三、判断题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简答题
25.将标本向右下角移动。
26.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有2种,举一种方法即可。
第一种使用方法: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五、综合题
27.物镜 ③②④①⑤ 甲 ① ③ ⑤ b 没有放一些脱脂棉纤维,微生物跑得太快 物体样本太厚,应该制成玻片标本
小龙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的叶肉玻片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