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试题)-2021-2022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用下面三个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小的是( )。
A. B. C.
2.( )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3.以下哪些是显微镜操作的要点( )。
① 先用低倍物镜对光(明亮光圈)
② 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
③ 眼看物镜,把镜筒降到最低
④ 眼看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慢慢抬升镜筒
A.④①② B.③②④ C.①②③④
4.下列三种眼镜的镜片,能把物体图像放大的是(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太阳眼镜
5.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的构造有关。
A.翅膀 B.复眼 C.脚
6.周末早上笑笑去生态公园观察大自然。笑笑随身携带了一些器具,给它们装满水后,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7.透明玻璃片( )是有些同学戴的近视眼镜片。
A. B. C.
二、填空题
8.放大镜是________透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_______,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9.凸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人眼中的__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10.下图中长方形内绿色的小点其实是________,植物的________作用就是在这里进行。植物可以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在阳光的作用下制造________,并放出________。
11.调节载物台下的(______),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调节(_______)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______)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_______)上,用(______)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_______)的中央;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看到的方向正好(_______)。
12.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
13.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______)。
14.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_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并且他发现了___________。
15.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有共同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
16.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_________)
1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大小有关,镜片越大,放大倍数越大。(______)
18.利用微生物提供或生产的食物对人来说都是有害的。(______)
19.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下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放置。(______)
20.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______)
四、简答题
21.笑笑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只能看到一些小颗粒在移动,但看不清楚,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22.为什么利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制成的显微镜可以使物体的像被放得更大?
五、综合题
23.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 盖玻片 胶头滴管 小刀 吸水纸 镊子
(1)先用__________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__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__________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__________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C
6.A
7.B
二、填空题
8.凸; 放大
9.放大 聚光 成像 晶状体
10.叶绿体 光合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能量
11.反光镜 旋钮 载物台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相反
12.凸透镜 厚 薄
13.玻片标本
14.微生物
15.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能繁殖
三、判断题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21.简易显微的放大倍数不够,简易显微镜调焦没有调好。
22.答:因为一个放大镜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放大的像进一步放大了,所以利用两个放大镜制成的显微镜可以使物体的像被放得更大。
五、综合题
23.小刀 胶头滴管 镊子 盖玻片 吸水纸
小红同学在假期里想在家利用家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