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中图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 3.1 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与移动终端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中图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2 3.1 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与移动终端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26 16:0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与移动终端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教 学 目 标 1.理解计算机、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2.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了解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硬件体系结构,理解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3.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教 学学 重难点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硬件体系结构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等
教 学 反 思 由于缺少硬件设备 ,本节课将教材中的ENIAC模拟器实验改成了组装计算机,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机会较多,但是对于计算机和手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并不太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掌握较好,基本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果时间允许,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
教 学 过 程 知识回顾: 回忆2.1学习的内容: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引出“基础设施层”,从而导入本节课题。 新知探索 一、讨论总结: 1.在日常生活中,你访问信息系统时常用的硬件设备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广义上包括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车载计算机等,但在日常生活中,移动终端主要指智能手机。 2.播放视频片段“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发明的,主要是有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讨论交流:ENIAC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有哪些不同? (网络搜索) 3.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学生上网自主学习,完成如下表格) 发展阶段主要元件特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4.教师讲解:计算机体系结构 5.师生共同探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6.探究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在计算机教室 “组建计算机系统”的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对计算机各组成部分有直观的认识。 (2)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了解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实验内容: 1.分组组装计算机硬件。 2.测试计算机组装的正确性。 3.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4.交流展示,总结评价。 7.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1.观看视频“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教师加以解释。 2.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看,移动终端所包含的软硬件结构和计算机相仿。移动终端具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是一台具备通信功能的微型计算机设备。相对于计算机设备而言,移动终端的输入、输出方式更多样化,如触摸屏、定位、摄像头和各种感应单元等。 交流讨论 随着智能手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有人认为:“在不就的将来,智能手机或许会取代计算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知识梳理 利用Xmind 软件绘制本节知识结构图。 总结与作业 教师强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协调合作,共享快乐,努力拼搏。 作业: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为什么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