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上第9课 古诗四首 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苏教版八上第9课 古诗四首 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30 19:46: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9课 古诗四首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风飘絮(  )秦huái(  )夜泊(  )夜阑(  )寥落(  )惶恐(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__________________ )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__________________ )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__________________ )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__________________ )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__________________ )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__________________ )
3.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4.下列对诗歌主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望》抒发了安史之乱时期,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B.《泊秦淮》批判了秦淮歌女不关心国家前途,只顾卖唱逗笑的无耻生活。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风雨把现实和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愿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D.《过零丁洋》中作者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7.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________和 _________。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诗人情不自禁吟诵这首七绝。
13.“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xù 淮 bó lán liáo huáng
2.⑴文中指战乱 ⑵躺着不动 ⑶还想着 ⑷夜深 ⑸泛指兵器 ⑹指史册
3.C
4.B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D
7.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8.“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9.形象准确地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10.忧国忧民。
11.⑴辛苦遭逢;风飘絮⑵雨打萍
12.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族节操;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
13.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14.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