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一)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一)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17: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D.《登鹳雀楼》是宋代诗人王之涣写的,含有哲理的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少年中国说》中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少年中国就像中国少年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拥有光辉的未来。
B. 中国少年也如同发展的少年中国,敢想敢做,前途无限。
C. 少年中国就是指的中国少年。
D. 少年中国只有在中国少年的带领下,才能明智、富足、强盛、独立、自由、进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某人陶醉一方美景之中,舍不得离去时,可以用“流连”来形容他这种心情
B.当我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某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只能用“估量”来形容
C.“毁灭”一词我们可以用拆分法来理解,“毁”是毁坏,“灭”是消灭,“毁灭” 的意思就是毁坏消灭
D.一个人对他人的要求过于刻薄时,我们可以说他很“苛刻”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子之歌(节 选)》、《和平宣言(节选)》与《圆明园的毁灭》都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C.《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E.“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5.在朗读时,如何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呢?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先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朗读得流利。
B.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C.只要大声朗读,就能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
D.可以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6.下列对《示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
B.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对未见祖国统一的无穷遗恨,后两句写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C.诗中一个“悲”字点出了作者的遗憾,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全诗充满了悲伤的情感。
D.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7.下列对《题临安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临安家里的一首诗。
B.诗中“暖风”一词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C.诗中“熏”、“醉”两个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D.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秀丽风景和达官显贵们奢靡生活的描写,辛辣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
8.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停顿正确。
B.《示儿》中的“九州”和《己亥杂诗》中的“九州”都指中国。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句诗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D.圆明园中的各种建筑和文物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少年说》是文言文,《小岛》是记叙文。
B.《圆明园的毁灭》强调“毁灭”,就应该重点把毁灭的过程写具体,而不用写昔日的辉煌。
C.陆游写的是死而未了的遗憾;林升写的是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无奈;龚自珍写的则是对天公的期待。
D.《中国少年说》的作者是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百日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
10.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 )。
A.七个人 B.七个地方 C.七个小孩 D.七首诗
11. 欣赏书法,判断下列古诗书写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横向书写古诗时,从左到右,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
B.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逐行排开,落款在右下角。
C.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D.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关注字的笔画、结构。
12.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
A.《示儿》中“乃翁”的意思是“你们的父亲”。
B.《已亥杂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
C.《题临安邸》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林升。
D.“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喑”的意思是“沉默”。
13.下列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作者创造出一个万马齐喑,渴求风雷激荡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B.这首诗以向天公祈祷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
C.诗中的“天公”是指老天爷,“哀”字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痛恨之情与爱国之心。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14. 下列对课文表达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示儿》表达的是伤痛之情。
B.《题临安邸》表达的是怨恨之情。
C.《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是痛惜之情。
D.《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壮志豪情。
1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B.《示儿》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C.《少年中国说(节选)》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D.《题临安邸》一诗是针对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参考答案:
一、1.A 2.C3.B4.D5.C6.C 7.A 8. A9.B10.D11.B12.C13.C14.B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