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上课时间:
课题 游击军
课型 年级 三年级 单元
备课成员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 复习力度记号,明确其意义,并能表现出来。(2) 了解作曲家冼星海,聆听《游击军》,感知力度变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力度记号并会运用到歌曲演唱中,了解力度的强弱对比运用在描绘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X.X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批注
一、激趣导入① 猜声音:复习学过的力度记号f.p.mf.mp.ff.pp复习渐强、渐弱记号二、课前导入①欣赏一组抗日战争、游击军图片,设问: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②师介绍游击军、游击战术、作曲家冼星海③揭课题《游击军》,并聆听歌曲,问:速度、情绪?④找出歌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三、学唱歌曲1、学唱歌谱①师带领生一起边念拍子边拍击节奏②师范唱乐谱,请生找出力度记号出现的先后次序③学生随琴唱歌谱,提醒学生歌谱中的反复记号2、学唱歌词①按节奏、有情绪地朗读歌词②听范唱后,生随琴唱歌词③随伴奏演唱四、分组比赛女同学完成pp.p.mp;男同学完成mf.f;全班完成最后一段ff五、歌曲拓展①提问:如果去掉力度记号歌唱,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哪一种更好?②师总结:由此说明力度在刻画人物形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六、即兴创编①师与生先创编动作模仿游击军的一些动作②请生表演七、总结 在这首歌曲中我们看到游击军的机智勇敢、一往无前的形象,我们学会用力度的变化来变现游击军的形象,可见力度在刻画人物形象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力度记号的反映游戏看视频资料学生学唱,乐谱和强弱,注意力度记号分组完成最后一段感受对比
板书设计 附点节奏X.Xf.p.mf.mp.ff.pp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最成功的是“分组比赛”中男女比赛、“即兴创编”这两个环节,学习中学生们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来听辨力度的变化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仿游击军一些动作以及为歌曲表演,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认为边学边玩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方法。在激发学习中我也意识到就算是演唱,方式也可以是多变的,多进行小组、大组、男女等等方式来比赛演唱。课后我深刻体会到:音乐课应鼓舞同学们自主学习、发现音乐,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让学生有目的地多听,循序渐进地多唱,大胆创编游击军的形象、正确地参与评价。需要完善的就是前面环节有点拖拉,导致后面即兴创编中学生表演环节只邀请了一组学生,应注意时间的把握;还有激励的语言也比较欠缺,应多用音乐中的一些术语来贯穿激励中,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对在什么地方,不足又是因为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