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1课《木瓜恰恰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1课《木瓜恰恰恰》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28 09: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律动,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二)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学”,认为学习者的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谱分析
《木瓜恰恰恰》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F大调4/4拍,中速稍快的速度,歌曲为再现三段体,大调式。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节奏相同,都是弱起,第一第二乐句是变化重复,采用了恰恰舞曲的体裁。二乐段采用平行的两个乐句,变化重复,连续的切分音对情绪有推动作用,也是歌曲的高潮,更是歌曲的难点,采用叫卖调的歌曲形式。三乐段也是四个乐句,同A乐段相同。从歌词分析,A乐段歌词介绍水果,B乐段歌词叫卖水果。歌曲中“”节奏的运用,是歌曲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更使歌曲充满了异国情调。
2、音响分析
配套磁带提供的音响:
1.范唱
F大调
4/4拍
中速稍快(120)
童声齐唱
音质较好
歌词演唱较清晰
“恰恰恰”处是打击乐演奏的
2.伴奏
C大调
4/4拍
中速稍快(120)
中速稍快(116)
“恰恰恰”处有打击乐伴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演唱,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能力上还略显不足。聆听新歌曲时,能够跟同学分享所听到的音乐基本要素,区分相似的乐句,学生具有识读乐谱的能力,但视谱速度较慢还不够熟练,音准也需要继续加强。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达到感知歌曲音乐要素。
2.运用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合作实践法等方法体会歌曲。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1、前期教学状况:为学生播放一首新歌,学生聆听后,能跟同学分享听到歌曲的感受。在识读乐谱中,80%学生能够顺利视唱歌谱。15%能够在练习后做到演唱乐谱,5%的学生不能再课上完成演唱乐谱。本课中出现的新知识切分音“”,之前学生是演唱过切分音节奏的歌曲,只是没有作为知识点出现在教材里。本课是要能够演唱连续的切分音,在演唱中感受连续切分音对情绪的推动作用,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问题:根据学生前期教学状况来看,学生的识读乐谱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上课时视唱歌谱的环节。歌曲中的B乐段,乐句较长,气息不够;音域较高,音色不美;使学生很难控制气息和声音,唱不出欢快活泼跳跃感。
3、对策:通过对比听辨乐句和模唱,解决在视唱歌谱环节出现的较难乐句。通过对比聆听两个连续的切分音乐句,找出乐句的节奏相同与结尾音高不同;通过模唱,感受连续切分音节奏与音高,解决乐句长,气息不够的问题;最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用教唱法高位置演唱,脚使劲蹬地,喉咙放松,小腹用力;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通过教师指导演唱方法,能够较好的用自然、热情的声音演唱本乐段,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感受印度尼西亚商人热情叫卖的场景,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对比、模唱、听唱的方法,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在聆听、亲身参与歌曲,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节奏。
2、通过聆听、模唱、演唱歌曲,学生能感受并唱出4/4拍“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连续并用”时的强弱感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二)教学难点
连续切分节奏并用时的演唱。
五、教学过程
一、听辨乐句
阶段目标:听辨两个相似乐句,说出不同与相同处;准确演唱两条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分析两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为唱准本课的乐谱做好铺垫。
二、恰恰恰舞曲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感受、律动、学唱,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一)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特点
提问: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听音乐。
2、出示歌篇聆听,划分乐句
师生划指挥图式
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起音在第几拍?
发现:4个乐句、弱起小节
总结:歌曲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起音在第4拍,弱起小节。
(二)学唱歌词
1、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
唱法:高位置加气息演唱
效果:声音统一结实。
2、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3、简介恰恰舞曲
4、随音频伴奏演唱
学生活动:随伴奏演唱,在“ ”节奏处拍手,感受恰恰舞曲的情绪——更活泼、俏皮的风格。
5、学生介绍歌词内容
6、师生合作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划分乐句,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够感受恰恰恰舞曲的特点;通过聆听,对比,学生能够认识歌曲中的弱起并准确的演唱;通过师生合作,激发孩子的唱歌热情,同时为学唱叫卖调做好准备。
三、叫卖歌
阶段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第二乐段,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准确地演唱切分音旋律。
1、介绍叫卖歌: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就是叫卖歌曲。
2、聆听音乐,分析第二乐段音乐并参与体验。
思考:情绪是怎样的?有几个乐句?
学生结论:音乐情绪热烈、欢快,具有跳跃感;有两个乐句。
学生活动:用肢体语言参与第二乐段音乐。
3、听辨
提问:两个乐句对比说一说?
学生结论:两个乐句的节奏形态相同,旋律也基本类同,只是结尾两个音稍作变化。
4、出示歌谱,拍手模唱第二乐段旋律,感受切分音节奏的强弱感觉。
阶段目标:拍手模唱先导,感受切分音节奏的强弱感觉。
要求:侧重抓节奏模唱和切分节奏的强弱感觉
提问1:连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是什么?
出示切分音节奏“”
学生活动:拍击一组切分音节奏
提问2:这种节奏型强调第几个音?
练习:拍击连续切分节奏。
学生活动:随琴用“da”字模唱第二乐段旋律,唱出强调第二音的连续切分节奏的活泼弹跳感。
5、加入歌词演唱
问题:乐句较长,气息不够;音域较高,音色不美;唱不出欢快活泼跳跃感。
对策:教唱法高位置演唱时,脚使劲蹬地,喉咙放松,小腹用力;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6、随钢琴伴奏演唱
师生总结:连续切分节奏与弱起并用——对第二乐段旋律的情绪有推动作用,显得更欢快、活泼,具有跳跃感。
7、师生合作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节奏、模唱旋律、演唱歌词,能够解决连续切分音的节奏,通过教师指导学习演唱方法,能够较好的用自然、热情的声音演唱本乐段,提升学生的演唱综合能力。四、分析歌曲曲式
阶段目标:能够自主划分歌曲结构,自学完成第三乐段的学习。
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划分几个部分?
学习:三部分,ABA结构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第三乐段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学习“恰恰舞曲”“叫卖歌”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舞曲与叫卖歌节奏上的特点,轻松简单的做到分析歌曲的曲式。
五、表现歌曲
阶段目标:能够用歌声来表达商人叫卖的热情,感受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
1、完整演唱歌曲
问题:歌曲的情绪把握不到位?
对策:师生分析歌词,介绍水果和卖水果那个情绪更高?演唱后再纠正。
2、随伴奏演唱歌曲
思考讨论: 处我们除了拍手还可以做什么?
学生结论:拍凳子,加动作,加口风琴
3、加入口风琴
出示五线谱
练习口风琴的音位与节奏
4、加入舞蹈动作
5,表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分析歌词内容,把握整首歌曲的情绪变化;通过在“恰恰恰”处加入拍手、乐器、舞蹈动作来更好的感受恰恰舞曲节奏特点,表演唱激发学生的情绪,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风格,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六、拓展延伸
阶段目标: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介绍印尼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了解印尼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开阔知识。
六、学习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整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监听、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既要给予学生留出纠正和思考的时间,也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七、教学设计的特点
1.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注重音乐实践
2.以听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这首歌有一定的难度,培养学生唱歌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歌曲是三段体,经过歌曲分析,我发现第一部分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歌曲,我从恰恰舞曲的体裁入手,让第一部分成为完整的一首歌曲,简短易学,让学生先演唱这个部分,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歌曲;通过跟学生合作引出歌曲的第二部分,通过学生对歌词的分析,得出第一部分的“介绍水果”,第二部分是“叫卖水果”,这时我顺势介绍给学生什么是“叫卖调”,并学习本乐段;第三部分,我还是用师生合作演唱来完成教学环节。让学生感觉这是首有意思歌曲,在不断的扩展,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让歌曲变得容易掌握。我以对比演唱,听唱法,教唱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演唱方式教授歌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掌握视唱乐谱的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
八、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