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与气候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与气候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6 19: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二课时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与气候同步练习
1.关于右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A点气温高 B.夏季A点气温高
C、一年四季B点气温高 D.夏季B点气温高
2.夏季,陆地和海洋在同样强度的太阳照射下,陆地受热情况是 ()
A.增温快,比海洋热B.增温慢,比海洋热C.增温快,比海洋温和D.水陆同样热
3.图中的A、B两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其他因素
4.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为气温年较羞。下面是欧洲部分城市1月和7月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越往东,气温越高 B.越往东,气温越低
C.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 D.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
6.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7.一年中,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8.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9.下图中,山地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
A.A地多于B地 B.B地多于A地
C.A、B两地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0.下列诗句中反映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B.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从地理角度看,原因是()
A.风力不同B.降水量不同C.光照强度不同D.海拔不同
读某山地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A点的气温为18℃,山顶B的气温大约为()
A.15℃B.18℃C.0℃D.36℃
13.分析图中C点地形、降水特点()
A.背风坡少B.迎风坡少C.背风坡多D.迎风坡多
1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食物短缺,许多北极熊无法填饱肚子,只能饿死。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长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15.白色是北极地区原有的主色调,白色的外表,蕴藏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科考价值。近年来,“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在不断扩大。产生这现象的原因是()
A.地震、海啸B.全球变暖C.板块的运动D.注入的河水大增
16.上海市气象部门通过多年的观测发现,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平均要高0.5℃左右,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
下面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8℃ B.17℃ C.23℃ D.34℃
18.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读图,回答19~20题
19.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20.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21.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句或谚语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2.读等温线分布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由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B.图中等温线能反映气温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
C.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此时可能为1月初
D.同纬度的甲、乙两地,若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此时该地区是夏季
读某岛屿沿20"S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关于甲坡和乙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甲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乙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乙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4.下列关于该岛屿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该岛屿位于东半球B.该岛屿地处热带
C.从南、北半球看,该岛屿位于北半球D.乙坡上形成的降水叫作地形雨
读某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
26.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
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
27.你阅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
读图,完成28-29题
28.该漫画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资源浪费
C.环境破坏D.全球变暖
29.面对该问题,人类应该怎么做()
①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②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③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④积极开发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 半球等温线图。
(2)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气温较高的是
(3)A点与B点气温较高的是 点。
(4)由上述问题得出结论:甲区与乙区,代表7月份陆地的是 区,代表7月份海洋的是 区
31.小亮与同伴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其活动路线如下:攀登C山顶和D山顶,然后沿A坡下山后乘船离开。下面是登山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思考后回答。
(1)C山顶海拔约 米,其与D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2)如果海岸边气温是200C,此时D处的气温是 ℃
(3)登山队员沿着A坡下山到海边,可有件事令他迷惑不解:在B坡时天气非常暗朗,很少有云
雾:到了A坡不仅云雾大,而且遇上了一场大雨且这边森林比B坡茂密。为什么在B坡天气晴朗而在A坡遇上大雨呢 这是偶然吗 请你解释其原因
3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D三处降水最多的是 ,原因是
;降水最少的是 ,原因是位于
(2)假如A地气温为20℃,则B、C、D气温分别
是 、 、 。由A、B、C、D四地气温状况分析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的原因
(3)影响该地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B地降水类型为 。
33.读“沿北纬40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 (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
(2)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气候影响。
(3)与B地比较,D地的年降水量 ,原因是
34.某学校七年级(2)班地理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在对世界气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她们的研究。
(1)菲非发现图中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①②③三地的气候变化有如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年降水量呈现出递减趋势。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晶晶也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雪峰连绵。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圆圆发现安第斯山脉西侧的④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⑥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
35.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二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
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 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的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3)图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 ,其主要原因是
(4)暑假期间,家住鸟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虑,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作何准备
参考答案:1-5BABBC 6-10CDDAC 11-15CCDBB 16-20ADCCB 21-25CDDCD 26-29CCDB
30.(1)北(2)陆地(3)A(4)甲、乙
31.(1)1000,1500(2)5(3)A坡位于山脉的迎风坡,受海洋的影响降水多;B坡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B坡天气睛朗而在A坡遇上大雨是正常的,这不是偶然
32(1) B, 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城,降水丰富; D, 背风城。降水布少。
(2) 2℃、-1℃、2℃。从A到C气温逐新降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越未趣少,大量的水汽疑结成水,降落地面:从C到D气温逐新升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逐渐增多,不会形成降水。
(3)地形因素, 地形雨。
33. (1) A深居内陆
(2) C海洋性
(3)多,距离海洋近
34.(1) 海陆位置不同
(2)地形地势因素,③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3). 山脉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35. (1) A,纬度位置不同。
(2)地形 (3)增大,海陆位置不同
(4)备好雨具等。(合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