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6 19: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 地球的形状地球有多大地球仪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地球的形状是()
A. 正球体 B. 天圆地方 C. 不规则的球体 D. 圆形
灰太狼说自己比喜羊羊跑得快,喜羊羊说自己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所以跑得比灰太狼快。这里的“八万里”指的是()
A. 地球平均半径 B. 地球极半径 C. 赤道半径 D. 赤道周长
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圆地方 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C. 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下图中数据能够说明我们的“家园”的()
A. 海陆分布 B. 质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地球仪所示的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的是()
A. A是北极点,B是南极点 B. C是地轴
C. D是经线 D. E是赤道
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B. 通过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C. 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转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 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2019年1月21日拍摄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根据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A. 地球公转周期
B. 地球绕月球自转
C. 地球的大小
D. 地球的形状
学习了地球仪之后,几位同学对地球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便拿着地球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判断谁的说法错误()
A. 小明: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23.5°夹角
B. 小强:地球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做的地球模型
C. 玲玲:地球仪是球体
D. 菲菲: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R1和R2分别代表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R2
B. R1=R2
C. R1<R2
D. 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6分)
[模拟实验]“海边看船”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如上图),甲、乙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距离2米左右。
(1)甲眼睛保持与木板等高,乙将竖直铅笔由C向D缓慢移动。随着铅笔位置的变化,其长度是否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或不变)
(2)用篮球代替木板,分别演示:
①当竖直的铅笔由A向B缓慢滑动时,铅笔的长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竖直的铅笔由B向A缓慢滑动时,铅笔长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大海上从远处驶向岸边的帆船,与前面第(2)题中的第________(①或②)种情况类似。
(4)上述实验说明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的形状是解题关键。
【解答】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的大小是解题关键。
【解答】
“坐地日行八万里”这里的“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即八万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解题关键。
【解答】
“天圆地方”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地球形状的推测,不能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形状,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能说明地球的形状。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②天圆地方→③麦哲伦的环球航行→①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大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题目中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说明了地球的大小。
故选D。
7.【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仪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仪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题目中A是北极点,B是南极点,C和D是经线,D是赤道。
故选B。
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仪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仪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通过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真实不存在。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形状,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仪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仪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地球仪中地轴与赤道成90°夹角,地球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而做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球体,人们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大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地球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故选C。
12.【答案】(1)不变
(2)①逐渐变短,直至铅笔上端消失 ②逐渐变长
(3)②
(4)球体
【解析】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实验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地球是一个球体是解题关键。
(1)由于木板是平面的,故铅笔由C向D缓慢移动时其长度不变。
(2)由于篮球是球体,当竖直的铅笔由A向B缓慢滑动时,铅笔的长度逐渐变短;竖直的铅笔由B向A缓慢滑动时,铅笔长度逐渐变长。
(3)观察大海上从远处驶向岸边的帆船,与第(2)题中的第②种情况类似。
(4)通过模拟实验,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