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6 21: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元线索·图解】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堂目标·表解】
课程标准 明确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2.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通过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演变,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从“历史解释”认识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必备知识·夯实】
知识点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1.民族分布: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民族管理
(1)官职: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2)北方: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3)南方: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二、汉朝
方位 措施
北面 1.西汉:a.汉初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b.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 2.东汉:a.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b.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面 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 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设护乌桓校尉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概念阐释】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随堂问题】
阅读教材P61“历史纵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呈现什么现象?有何作用?
提示:现象:民族交融加强。
作用:加速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南方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隋唐时期
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1.隋朝
民族分布及管理
①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②岭南: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③百越: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④边疆: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⑤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2.唐朝
(1)民族分布及管理
西北边疆各族 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西藏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会盟
南诏 加封南诏王,南诏王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2)管理机构
①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②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
③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概念阐释】 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二、宋朝
1.民族分布及关系: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2.民族交流: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随堂问题】
阅读教材P61“史料阅读”:五代时期,负责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提示:鸿胪寺。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一、元朝
1.民族政策: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2.边疆治理
(1)西藏: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2)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二、明朝
1.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
2.边疆治理
北方 ①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②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东北、西北、西南 实行卫所和土司管理,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藏 敕封僧俗领袖,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三、清朝
1.管理机构:理藩院。
2.边疆治理
漠南蒙古 满蒙联姻
西北 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青海、西藏 册封达赖与班禅,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西南 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
【图解历史】 清朝疆域四至
【随堂问题】
1.阅读教材P63“思考点”: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
提示:明朝也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民族之间融合交流加强。
2.结合教材P63图片“驻藏大臣令牌”想一想:清朝时期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
提示: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扶持宗教,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西藏宗教最高领袖;设立西藏办事大臣。
知识点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二、秦汉时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
1.通道:打通陆海两个通道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
(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2.中国与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3.中国与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三、隋唐时期
1.隋朝
(1)管理: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2)海路交流: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
2.唐朝
(1)中国与大食国:两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2)中国与日本: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四、宋元时期
1.宋朝
(1)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3)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4)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2.元朝
(1)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五、明清时期
1.特点
(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2.表现
(1)中俄: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中英:清政府拒绝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随堂问题】
结合教材P65插图“乾隆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情形”思考:这次接见有何影响?说明了什么?
提示:影响:清政府不愿意就马戛尔尼此次来华提出的建议作任何谈判,中英正常交往的大门被人为地关闭。说明当时清政府依然有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麻木落后,自闭于世界潮流之外。
【学科素养·精讲】
1.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
(1)边疆民族地区开发进程加快。秦汉时期通过移民、输入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等手段,加快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进程。
(2)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融合程度增强。秦汉时期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相比前期,内容增多,融合程度明显增强。
(3)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秦汉中央政府借助强大的中央集权,纷纷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4)边疆民族区域的拓展。秦汉时期,北方的河套地区、西域地区、西南地区及南方珠江流域在这一时期首次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 
2.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处理方式
(1)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使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少。
②各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发展。
③唐太宗能采取开明的政策,较为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
④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⑤陆路交通的发展。
(2)处理方式
①设机构:一是直接派官吏管理;二是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长官,管理当地人民。
②册封:册封是指唐朝皇帝给少数民族首领加上某种名称或封号,目的在于加强对该民族的管理。
③和亲: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会盟:如唐蕃会盟,旨在约束双方行动,维护和好局面。
⑤战争:如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维护了北部边境安定。
3.唐宋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差异及认识
(1)差异
①特点及方式:唐朝主要是挫败少数民族的进攻、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和亲等;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议和中以送岁币寻求妥协,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
②原因: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宋朝统治者采取“守内虚外”政策,造成求和派占优势,抵抗派受压制。
③影响:都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但宋朝的政策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认识:尽管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方式不同,但都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传入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的发展,这说明不论在统一政权下,还是在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融合和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4.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方 式 军事进攻 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1683年清军进军台湾,郑氏家族战败投降
设立机构 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维吾尔地区,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
册封加冕 顺治帝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特点 平叛与加强联系相结合;礼遇与军事行政管理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
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和途径、特点
(1)条件: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国力强盛,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开明的外交政策。⑤科技发展。⑥杰出人物的作用。
(2)途径: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③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④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特点
①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原因)、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②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海上丝绸之路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④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⑤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关键能力·精练】
【情景设计】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问题设计】
(1)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问题分析】
第(1)问,第一小问建议,据材料一“全其部落、风俗”得出全其部落、保其风俗;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允许突厥人内迁,实行羁縻府州制度。
第(2)问,第一小问策略,据材料二中“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得出战而后和;第二小问实践,结合所学,从贞观之治、民族团结、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治国之道,据材料一“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得出决策慎重,据材料二“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得出吸取前朝教训,据材料二“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得出和好民族。
【问题解决】
(1)建议:全其部落、保其风俗。
措施:允许部分突厥人内迁;在东突厥原居处实行羁縻府州制度。
(2)策略:战而后和。
实践:为贞观之治营造了稳固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治国之道:政治决策慎重;吸取前朝教训,谨慎用兵;以德治国,和好民族。
【课堂留白·总结】
请每个同学以结构图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
课程标准 明确目标
1.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 2.了解国际法的发展 1.搜寻有关中世纪以来王权加强、民族语言形成和法国大革命影响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2.了解近代以来西方国际法和外交制度的演进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际法和外交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必备知识·夯实】
知识点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背景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3.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4.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过程
1.英国: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1)时间:1534年。
(2)标志: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2.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王权达到顶峰。
3.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4.专制王权国家转变为民族国家:欧洲各国纷纷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三、特点
1.有的由单一族群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2.民族国家主权独立。
【随堂问题】
结合教材P68左上角“《马赛曲》曲谱”插图及文字说明思考:《马赛曲》在当时的法国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鼓舞法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促进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知识点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①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②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③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2)过程
①《战争与和平法》
作者 荷兰人格劳秀斯
时间 1625年
内容 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意义 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②《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时间 1648年
背景 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为了争夺领土、王位和霸权,各国展开激烈的争斗
意义 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外交制度的建立
(1)时间:17世纪。
(2)建立: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足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二、发展:维也纳体系
1.含义: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2.表现
(1)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2)国际法:应用范围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3)国际社会: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特别说明】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反对社会进步的体现;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在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对国际法与外交制度的评价
1.积极作用
(1)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
(2)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2.局限性: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了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堂问题】
1.阅读教材P68“学思之窗”,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提示:格劳秀斯认为,君主是唯一拥有战争权和缔结和约权的人。
2.阅读教材P69“史料阅读”,思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有什么贡献?
提示:是国际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分水岭;威斯特伐利亚公会以及在会议上签订的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从而为近代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3.阅读教材P69下方“历史纵横”,思考:《万国公法》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它将西方的国际法移植到中国,从而对中国法律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万国公法》比较系统完整地将西方国际法体系带到了中国人面前;引入了西方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源自西方的国际法的正式认可。
知识点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
二、十月革命后
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1.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各国签订了《非战公约》
(1)时间:1928年8月。
(2)国家:美、法等国。
(3)内容: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局限:公约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3.国际联盟成立
(1)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2)局限
①被英国和法国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②规定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1.国际法再次遭到极大破坏。
2.《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1)时间:1945年6月。
(2)内容
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②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③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原因
(1)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
(2)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
2.成果: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大,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
3.局限: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概念辨析】 全体一致原则与大国一致原则
(1)全体一致原则:最先是由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采用的议事原则。即国联所做决议需由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方可生效,若有任何成员否决则决议无效。
(2)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安理会表决实行每一理事国一票。对于程序事项决议的表决采取9个同意票即可通过。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同意票,又称大国一致原则,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
【随堂问题】
结合教材P70“思考点”,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
提示: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第一个提出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主要的法律基础。
【学科素养·精讲】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原因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政治因素
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②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③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3)思想文化因素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际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及评价
(1)方式:在近代国际法中,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模式或者说主要模式是战争。近代国际法划分为“平时法”和“战争法”两方面的内容。
①“战争法”:在近代国际法的初期,“战争法”的地位高于“平时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重点内容是关于交战的规则、制度、战俘待遇、武器的使用等等。它本质上还是一部主要关于战争问题的著述。
②“平时法”:在近代国际法的晚期,“平时法”的地位超过了“战争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初露端倪,并在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中有所体现。1899年的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和1907年的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制定了大量的有关战争习惯与规则的公约和宣言,首次对国家的战争权有所限制。
(2)评价:在整个近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中,战争模式解决国际争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采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只是战争模式的补充和点缀,尽管意义十分重大,但作用却十分有限。
三、认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各国不论政治、经济、社会等情况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同等的责任
互不侵犯原则 各国在其相互关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国,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国,不得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平等互利原则 各国在法律上必须是平等的,在事实上必须是互利的
和平共处原则 根据国际法的要求,彼此尊重对方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实行广泛的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和睦相处
民族自决原则 被殖民主义奴役和压迫的民族,有权采取国际法确认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国家之间在发生纠纷或争端时,应当通过和平的方法予以解决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善意履行由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各项义务
四、20世纪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表现
(1)战争法以及国际组织的主体地位在国际法中得到确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使国际法对战争法作出了修改:禁止侵略战争和非法使用武力以及武力威胁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联合国宪章》签订,依据宪章,成立了联合国组织。
(3)二战后,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纷纷成立,使国际法的领域扩大,包括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使国际法真正成为“世界各国的法律”。
(4)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动下,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订立了《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不容干涉各国内政和保护各国独立和主权的宣言》等内容。
(5)建立以公平、合理、互利、合作为基础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最显著标志。
(6)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出现,特别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增长迅速,作为国家关系的主体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7)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法的新部门越来越多,同时出现了新的原则、规则和制度。 
【关键能力·精练】
【情景设计】
材料一 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 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主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
——摘编自[德国]尤根·奥斯特哈默《全球化简史》等
【问题设计】
(1)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问题分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得出依靠军事征服获得广阔的疆域,据材料一“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得出主要由孤立分散的城市构成,内部缺乏融合;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一“发展民法立法”得出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据材料一“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等级森严的官吏网”得出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第三小问效果,据材料一“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结合所学得出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据材料一“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得出未能长久地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
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二“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得出由中世纪封建政权转化形成,据材料二“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得出民众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由相同的民族组成;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得出新航路的开辟,据材料二“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得出全球性殖民扩张的开始,据材料二“国内财富的增长”得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据材料二“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主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结合所学得出君主专制国家的兴起。
【问题解决】
(1)形成的特点:依靠军事征服获得广阔的疆域;主要由孤立分散的城市构成,内部缺乏融合。
维系帝国的措施: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
效果: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能长久地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
(2)不同:由中世纪封建政权转化形成;民众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由相同的民族组成。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性殖民扩张的开始,君主专制国家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课堂留白·总结】
请每个同学以结构图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堂目标·表解】
课程标准 明确目标
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1.运用近现代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基本历程及原因 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现代中国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并从中认识现代民族政策的伟大意义
【必备知识·夯实】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2)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
(3)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
2.过程
(1)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2)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3)1947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内蒙古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5)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先后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随堂问题】
阅读教材P74“思考点”: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口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为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当家做主。
知识点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时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表现
(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进行了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
(3)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易错提醒】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随堂问题】
1.阅读教材P75“学思之窗”:结合材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和相关措施。
提示:原因:由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决定;民族自治地方多处于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措施: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
2.阅读教材P76“历史纵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提示:少数民族有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4.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概念阐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学科素养·精讲】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原因
(1)保障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2)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实践的有益经验。
(4)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5)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6)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大举措
(1)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基础。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础。
(3)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4)加强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组织基础。
(5)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基础。
三、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能力·精练】
【情景设计】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摘编自宋月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问题设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问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唐代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方式等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汉唐以来有管理少数民族的经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如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及少数民族以聚居为主。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解决】
(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实行民族内部自治;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
(2)背景:汉唐以来有管理少数民族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已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少数民族以聚居为主。
影响: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可有效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课堂留白·总结】
请每个同学以结构图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堂目标·表解】
课程标准 明确目标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多角度收集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深远影响 2.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七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突破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及成就
【必备知识·夯实】
知识点一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2.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另起炉灶”
①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②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②必要性: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③表现:首先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收回对中国主权影响最大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
(3)“一边倒”
①含义: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2)1954年6月,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4)1956年,又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构图解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4.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成就
(1)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逐渐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5.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4)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随堂问题】
阅读教材P79“思考点”: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
提示: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是对国际局势的冷静观察和精辟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而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完全独立的根本利益,为确定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提供了战略指导。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一、调整方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二、当代世界的主题
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三、外交成就
1.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3.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4.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5.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6.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7.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8.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9.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背景
1.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
2.在对外工作上进行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二、表现
1.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1)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2)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3)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3.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1)外交活动: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
(2)外交举措: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相继出台。
(3)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
4.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1)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2)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3)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4)倡议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5)通过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三、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概念阐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随堂问题】
1.阅读教材P82“学思之窗”:阅读以上数据,认识中国外交发展的巨大成就。
提示:新中国成立以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阅读教材P82“思考点”:为什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 其动因是什么?
提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扩大,交流日益频繁,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动因在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3.阅读教材P83“历史纵横”:根据史料,“二十国集团”的崛起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潮流?
提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潮流。
【学科素养·精讲】
一、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及成果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①面临环境:美国孤立敌视政策。
②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承认,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③外交政策:外交三大方针——“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阶段成果
a.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了新生政权。
b.与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影响),与一些民族主义和北欧国家建交。
c.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d.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 年代末
①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②外交目标:推进世界革命。
③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政策,提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④阶段成果;与包括法国在内 20多个国家建交。
⑤外交特点
a.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b.该时期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是不断前进的。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①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②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③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④阶段成果
a.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b.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中国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
(1)中国的世界秩序观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立足点、以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联合国体制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中国的国际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关切发展中国家利益为重点、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中国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准则,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正当诉求和合理利益,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导方针,对周边国家提出“亲、诚、惠、容”、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的关系原则。
(3)中国的国家利益观是以捍卫主权、安全、发展三大国家核心利益为重心的三位一体综合安全思想。维护中国的基本制度和政治大局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关键能力·精练】
【情景设计】
材料一 万隆会议的酝酿和召开,适应了中国内政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迫切需要,获知印尼、印度、缅甸等国有意发起亚非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利用适当的外交渠道支持和促成此事。外交部于1955年1月完成了《参加亚非会议初步工作计划草案》,提出参加会议的几项任务。4月5日,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外交部提交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该方案对于中国代表团亚非会议中的各项问题制定了预案。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国代表团在正式议程之外,抓住一切时机在会场之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例如周恩来利用晚餐等时机和尼赫鲁、吴努、范文同等人会面,举行长时间的会谈。这种面对面的接触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从陌生和误解走向友好合作。
——摘编自陈长伟、牛大勇《中国开创亚非外交新局面的成功范例——万隆会议再讨论》
材料二 在大洋彼岸,尼克松自毛泽东发动“乒乓攻势”以来,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外交的宏大气魄和深奥莫测,所以一直在密切地注视中国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错过每一个“回球”的机会。
——摘编自宫力《“尼克松冲击”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材料三 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第二阶段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为背景。站在新的立足点,中国开始以一种发展的、全球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外交观念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这种观念的变化来自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受到政治和经济改革实际需要的推动。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新中国外交视角与观念的演变》
【问题设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的地位,并概述中国参与万隆会议的主要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乒乓外交”这一事件,并指出尼克松“回球”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外交视角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
【问题分析】
第(1)题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一“获知印尼、印度、缅甸等国有意发起亚非会议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主要成功经验,根据材料一信息从亚非会议召开前中国的准备及会议过程中中国的表现等方面概述。
第(2)题第一小问阐释,从事件过程、影响角度入手;第二小问表现,据材料二“所以一直在密切地注视中国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错过每一个‘回球’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第(3)题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三得出这个时期的外交视角是发展的、全球的视角,因此变化是从革命的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角。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问题解决】
(1)地位: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主要成功经验:捕捉机遇,未雨绸缪(预先周密策划);求同存异;会外交往。
(2)阐释: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毛泽东亲自决策,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表现: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访华。
(3)变化:从革命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角。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课堂留白·总结】
请每个同学以结构图的方式总结本课内容:
单元归纳与升华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单元纵横主题·整合】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地区:唐朝设渤海、黑水都督府;明朝设奴尔干都司;清朝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2.西北地区: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派班超经营西域;唐朝设置安西、北庭大都护府;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
3.南部地区:秦朝统一珠江流域,设三郡;清朝南海诸岛归属广东琼州府万州。
4.西南地区:汉武帝时设郡县;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的行政区域;明末清初,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清朝确立了对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办事大臣等。
5.对台湾的管辖: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二、古今中国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1.民族关系
(1)秦汉:设有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北击匈奴;汉朝还加强对河西走廊、西域等地区的控制。
(2)隋唐至宋:隋唐设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并有效处理与边疆地区民族的关系。隋朝还加强与流求的接触。
(3)元明清:加强与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管理与联系。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明朝实行羁縻政策,敕封西藏宗教领袖;清朝设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还通过册封、设办事大臣等加强联系。
(4)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对外关系
(1)秦汉:汉朝打通陆、海两条通道,可与中亚、西亚、日本、朝鲜等地进行联系。
(2)隋唐至宋:唐朝与日本联系密切,宋朝航路可至阿拉伯、日本、朝鲜。
(3)明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国的天朝上国观念没有改变。
(4)当代中国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三大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并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冲破西方国家封锁。
②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
③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中国方案。
三、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维护世界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和干涉。《联合国宪章》规定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原则,以及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的应付办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和平、制止侵略构成了现代国际法最重要的原则。
2.建立原则制度,调整国际关系。国际法规定了一整套国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管辖居民、领土等客体的原则和制度,使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法律关系,每个国家都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则去实施行为,而不得互相侵犯和干涉内政等。
3.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法具备了一套建立外交关系的近代外交制度以及举行国际会议、缔结条约的程序规则,以便国家之间进行正常交往,发展友好关系,促进经济合作。
4.提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限制和禁止在战争中采取不人道的行为。国际法禁止诉诸战争,使每个国家负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因此,提供了各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
【单元经典史料·解读】
1.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
史料 中国历代王朝都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对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两汉王朝通过设立郡县、属国及专门机构来管理边疆。对匈奴和西域各国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册封官爵等政策,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以怀柔、招抚为主。唐王朝对边疆各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很好效果。元代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为此,在岭北、辽阳、云南等设行省,并建立从首都到边疆的驿站制度,实施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清代的治边思想既有继承历代王朝治边思想大成的一面,又有创新和发展,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宜,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方案,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解读】 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主要特点:政策具有延续性,后代对前朝边疆政策往往有借鉴与继承,如汉代、唐代、清代的和亲联姻政策。各朝具有创新性,针对不同现状,创立新的边疆制度,如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元代的行省制度。方式具有多样性,历代采用战争征服、联姻和亲、设置机构等多样化的治理手段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2.国际联盟的历史进步性
史料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倡成立国际联盟,这是一个包括所有各国在内的永久性的国际组织。参加者并不牺牲本国的主权,而是在一起举行会议,讨论和解决争执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应许诺不诉诸战争。……1920年,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宣告成立,国联盟约规定大会决议需全体一致通过原则,这表明世界在摆脱1914年以前的国际无政府状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是,美国从来没有参加过国联,德国在1926年以前,俄国在1934年以前,均未被国联吸收进去。国联能够过问和迅速办理的,只是几个大国乐于允许它去做的那些事情。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解读】 史料阐述了国际联盟的历史进步性;顺应了一战后的反战和平思潮;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协调机制;有助于增强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有利于摆脱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顺应了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潮流;通过裁减军备维护世界和平。
3.习近平同志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史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解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反映了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
4.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
——基辛格《论中国》
【解读】 本段史料主要描述了基辛格对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政策调整的评论,中国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是由当时国际形势决定的,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5.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识
史料 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只是没有美国的指手画脚。……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
【解读】 作者认为:上合组织是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一种新选择;有利于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在地区中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地区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