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第5课 秋天的怀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第5课 秋天的怀念(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6 21: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让我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B.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中教材中。
C.这种方案可不可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D.通过母亲对我的悉心培养,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_______________
①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②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③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④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
⑤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⑥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A.②④①③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⑤③⑥
D.⑤⑥②④③①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千zī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菊花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迎霜努放并且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
千zī(______)百态 重瓣(________) 百花凋(_______)零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姹紫嫣红”中“嫣”的意思是( )
A.美好的样子
B.笑容美好
C.娇艳
D.身材高大而美丽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短句: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理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3)文段中加粗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
7.俯向大地的身影
曹春雷
①一场春雨后,我回到乡下帮母亲种花生。母亲的地块小,用不上机器,只能人工种。
②田里,母亲光着脚,来来回回。我也脱了鞋袜,用脚亲近泥土。但脚下的土地显然已不认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不时用小石子硌一下我,或者用蒺藜扎一下我。我皱眉抱怨,母亲却笑着说,是你的脚太娇气了,不能怨土地。我知道,其实母亲的意思是,土地没错,是你离开这片土地太久了。是的,的确离开太久了,以至于都长了脚气。母亲说,你这几天在田里光脚,就能治好。我信,没听说哪个种田的人长脚气。我负责点种,但花生总不肯听我的话,有时一粒与另一粒像有仇,离得那么远,有时三四粒花生挤挤攘攘簇在一起。母亲说,你站得太直了,要弯一下腰。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都大于九十度俯身。
③这种姿势,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
④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
⑤记得小时候,我曾在一块田地前,学大人的样子估摸能产多少斤粮食,显然,这个数字远远少于母亲的预想。母亲“嘘”了一下,示意我闭嘴。她说,这片田地若听到了会生气。我调皮,就追问田地生气了会咋样?母亲说,打的粮食就会少了,你想想,谁不愿意听好话啊。
⑥母亲还常说,你对地好十分,地就对你好十分。人勤地不懒。她总是把田地整理得像是豆腐块,坚持用土肥。到了丰收季节,村人经过我家的田地时,总是要夸赞几声。
⑦每年种完花生后,母亲都会在田边地堰上,种上几棵向日葵。向日葵成熟后,籽多饱满,但多半会被鸟啄去,或者被路过的人摘食。母亲却不甚在意,她说,向日葵种了,谁吃还不是一样,种这个,只是因为地堰上闲着。秋日里,若要在田野上的一大片花生地里找到我家的那块很容易,边上长着几棵向日葵的就是。向日葵金灿灿的,那时我就认为,这是大地因为母亲的勤劳,而颁发给她的金色勋章。
⑧如今,七十岁的母亲,依然坚持种田。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将田地撂了荒,母亲就觉着很可惜。好好的田地,瞎了啊——瞎了,就是浪费了。有人说种粮食不值钱,她就反驳,要是都不种粮食了,总有一天会拿钱也买不着。我担心母亲种地太累,也曾劝她别再种了,笑着说她该退休了。但母亲说,我离退休还早着呢。她依然固执地、一次次将身影俯向大地,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
⑨如今,在城市里,我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爱惜粮食,就是向大地致敬,就是向每一个俯向大地的身影致敬。因为这些身影里,有我的母亲。
(有删改)
1.“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文章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母亲对土地的虔诚?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我也脱了鞋袜,用脚亲近泥土。但脚下的土地显然已不认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不时用小石子硌一下我,或者用蒺藜扎一下我。
3.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写“我”回乡下帮母亲种花生,这是为文章的结尾做铺垫,正是因为“我”种花生十分艰难,所以结尾才会说“我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
B.第③段中“这种姿势”指母亲撒肥时每一次都大于九十度俯身的姿势。
C.第⑤段描写母子之间的对话,刻画了作为乡下人的母亲愚昧、迷信的一面,反衬出小时候的“我”对事情实事求是的态度。
D.第⑦段中作者将向日葵比作大地颁发给母亲的金色勋章,色彩绚丽,画面感极强,赞美了母亲的勤劳。
E.第⑧段中“好好的田地,瞎了啊”一句中,“瞎了”一词形象地写出母亲为撂荒的土地感到可惜的心情。
4.“俯向大地的身影”有何含义?
三、写句子
8.补写句子。
母爱如一杯浓浓的香茶,干渴时给我们带来滋润;母爱如一轮火红的太阳,寒冷时给我们带来温暖;母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9.母爱如阳光,让我们的世界增添温暖。班级为此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仔细阅读表格,谈谈你的发现。
问题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准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小学 28 24 25 3 5
初中 12 10 8 20 21
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五、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_______)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_______)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_______)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解答该题可联系文章内容,文中第一段就详细记叙了“我”双腿瘫痪后的暴怒无常,第三段又写“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窗外树叶飘落,因此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是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心情有所好转。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本题也可以当作一道提取句子主干的题来做,确定主语、谓语、宾语即可。主语是“史铁生”,谓语是“发现”,宾语是发现的具体内容,可以从最后四个分句中提取宾语的内容。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赘余,“大约”“左右”应删掉其一。C项,语序不当,“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D项,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句子排序的能力。前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对生“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根据语段第一个句子是先写生“我”的母亲,后写祖国母亲可知,下文也应先写生“我”的母亲,因此确定②句是首句,紧接着介绍中间曾回故乡两次奔丧(④句)以及母亲弃养(①句)和自己当时的心情(③句),然后介绍后来“我”到德国留学(⑥句),⑤句在最后。据此可知答案为A。
5.答案:(1)姿 chóng diāo
(2)努放 怒放
(3)C
(4)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迎霜怒放,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注意“重”是多音字,有zhòng和chóng两种读音,这里应该读“chóng”。不能读成“zhòng”。
(2)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怒放”有(花)盛开之意。“怒”和“努”的区别:“怒”的意思是盛开;“努”的意思是使出力气。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因此,词语“姹紫嫣红”中的“嫣”是“娇艳”的意思。
(4)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将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等独立出来,让它们各成一个分句,相应的主干也独立成一个分句。可先总述后分说,也可先分说后总述。
6.答案:(1)因为“我”,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2)母亲“忍住”的是儿子因双腿瘫痪不想活的痛苦,还有自身的病痛。
(3)①母亲十分理解儿子的痛苦;②母亲尊重儿子的自尊心;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解析:(1)应从“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我”的付出及母亲的心情方面思考。
(2)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我”当时的状况和母亲自身的病痛回答。
(3)应从“我”当时因双腿瘫痪而产生的绝望心理和母亲对“我”的疼爱、理解等方面思考作答。
7.答案:1.大于九十度俯身种地,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要对土地说好话;认真整理土地;勤劳地将闲着的田边地堰种上向日葵;七十岁依然坚持种田。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已经不适应用脚亲近泥土的样子,表现了“我”对土地的生疏了。
3.AC
4.“俯向大地的身影”一方面是实写,指母亲种田时俯下身子的身影,另一方面指母亲以及和母亲一样对土地充满了感情的勤劳的人们。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对土地,母亲是虔诚的”这句话在文章第④段,在第④段的前后段落中找出描写母亲对土地虔诚的句子,具体分析即可。可根据第②段“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都大于九十度俯身”,第⑤段“田地若听到了会生气”,第⑥段“你对地好十分……坚持用土肥”,第⑧段“七十岁的母亲,依然坚持种田”等语句回答。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但脚下的土地显然已不认识我这双习惯穿皮鞋的脚”中“不认识”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由于长时间离开土地,已不适应在土地上劳动的情形,表明“我”已经对土地生疏了。
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有误,因为母亲对土地的虔诚影响了“我”,所以结尾才说“我不会浪费每一粒粮食”,并不是因为“我”种花生十分艰难。C项有误,第⑤段描写母子之间的对话,刻画了作为乡下人的母亲对土地的虔诚,反衬出小时候的“我”的调皮。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及主题分析。内容上,描写母亲的身影。“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都大于九十度俯身”,从中可看出母亲种地时的认真仔细和辛劳。主旨上,“就是向每一个俯向大地的身影致敬”一句中“俯向大地的身影”是指母亲及像母亲一样对土地充满了感情的勤勤恳恳俯身耕种土地的人们。
8.答案:一道美丽的彩虹 失落时给我们带来希望 母爱如一盏明亮的路灯 迷茫时给我们指明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补写句子的能力。由分号可以判断补写的句子应与前句构成排比句,因而补写时在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与前句保持一致。前两个分句都是用比喻句的形式歌颂母爱,所以补写的句子也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歌颂母爱。
9.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学生对妈妈的关心会减少,会和妈妈顶嘴、发脾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表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表格,联系活动的主题和表格中的各个项目,结合表格中数据作答。观察表格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学生对妈妈关心减少,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
10.答案:(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4)语言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描写方法的能力。(1)“悄悄地进来”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眼边儿红红的”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2)“扑”“抓”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语言描写。(3)“央求般的神色”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4)该句是对母亲语言的直接引用,是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