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我的设计主要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使阅读者披文入情,透过文字触摸到语言的深层内涵的阅读理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课文浓郁的生活气息,与作者情感交融,在自主阅读中收获感悟,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能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中关联词语的作用。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2、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感受。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从家乡人们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得。
教学难点:
1、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美、音韵美,画面的动态美。
2、初步体会作者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方法。
3、体会“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乡亲们美好的的情感”的深刻含义。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话搭石和走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作者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善良、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课本插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情境图,轻音乐配以教师的深情的描述,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课文那洋溢着浓郁生活的美的意境之中,同时巧妙地引入了课题,由课题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而富有美感。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
懒惰 俗语 平衡 联结 谴责 山洪暴发 脱鞋挽裤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伏下身子
A、指名学生读。 B、全班读 。
C、理解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
3、指导难写的字词。
a.板书难写的字(暴、惰、裤)学生跟着书空。
b.指导书写。(生写一个字)
2.读准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
①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③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④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①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思考围绕搭石都记叙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读课文3分多钟)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话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赞搭石
② 指名朗读,适时反馈点拨,理清文章脉络。重点理清描写走搭石时是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同时走搭石、年轻人遇到老年人走搭石三个方面来写的。
③ 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对字句的训练,注意做到主次分明,读写结合。同时注意发挥朗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感情,理清文章脉络。
三、再读文本,明确写作目的
通过读文,我们知道,搭石就是一些天然石块,那样的普通,那样的平凡,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搭石呢?请用学们再用心的读读课文。(读后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直接了解到了文章的主旨,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动机被唤醒,真正做到主动学习。
四、自主寻美,品味搭石。
1、请研读走搭石的段落,找出描写人们走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从哪儿感受到美?(生自由朗读、圈划,2分钟左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思考: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指导朗读)
4、思考: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体会“理所当然”所表达了什么意思?(了解“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书声朗朗,也要静思默想,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画,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教学时,紧扣重点字词组织教学,既进行识字、理解词语教学,又将其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有机融合,衔接自然。整个过程也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中感悟,领会家乡的景美,学生轻声、自由地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做到如醉如痴物我两忘,把读书、理解感悟融为一体,做到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同时通过三个画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且通过三次吟诵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体会和感悟,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不露痕迹的理解文本人文内涵。
六、深化总结,回扣中心。
1、说说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生发挥想像)
2、小结:同学们,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刘璋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时,总会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她既有我们看得见的景美,也有我们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情美。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感受搭石的美吧!
【设计意图】此时给学生提高学习、思考、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体会,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共振。
七、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21 搭石
话搭石
摆搭石
搭石 风景美
走搭石 协调有序之美
谦让尊老之美
赞搭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摆搭石和赞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感受。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赞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方法。
3、体会“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乡亲们美好的的情感”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搭石给作者的总的印象是什么?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总述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21 搭石
话搭石
摆搭石
搭石 风景美
走搭石 协调有序之美
谦让尊老之美
赞搭石
二、细读课文,品味搭石。
1.研读摆搭石的段落,找出描写人们摆搭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从哪儿感受到美?(生自由朗读、圈划,2分钟左右)
2、思考:为什么要摆搭石?请用直线画出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
3、找找文中赞搭石的句子,并理解最后一段话,感受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紧扣重点字词组织教学,既进行识字、理解词语教学,又将其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有机融合,衔接自然。整个过程也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中感悟,领会家乡的景美,人更美。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不露痕迹的理解文本人文内涵。
三、激发想象,表达升华
搭石成了家乡人渡过小溪的一种方式,每天有多少人在走搭石呀,假如怀抱宝宝的的妈妈来走搭石,谁会怎么做呢,他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
引导学生说一说假如谁来走搭石
【设计与图:借助想象,进一步感受作者赞美的淳朴的情感,并受到感染。】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通过学习,我们和作者一样,也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认为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搭石还仅仅是供人们渡溪的一块块石头吗?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写法:在刘章爷爷的眼中,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搭石上有爱。在看似普通的搭石上,他发现了美,悟出了情,用朴实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刘章爷爷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令读者仔细回味、深受感染的文章呢?(养成了细致观察、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
现在,作者的家乡十里乡村已经沿着山根修建了乡村公路,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也许有一天家乡的搭石会永远消失,但是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渗透写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五、布置作业,延伸寻美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事物中蕴含着美,课下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寻找平凡事物中的美,准备召开一个寻美交流会。
【设计意图:将学到写作方法延伸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意识。】
教学板书:
21 搭石
话搭石
摆搭石 助人为乐之美
搭石 风景美
走搭石 协调有序之美
谦让尊老之美
赞搭石 无私奉献,平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