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设计理念:
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点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运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 能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1、展示书本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具体信息:
(1)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2)2001年参观人数最少,2006年参观人数最多。
(3)2004年和2005年参观相同。
(4)从2002年到2004年,每年的参观人数递增2万人。
……
2、教师指出:现实生活中除了条形统计图外,还有很多种其他类型的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大家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过去的知识有一个回顾,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认识折线统计图以及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作下伏笔。]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
1、多媒体展示的折线统计图。
师:你们猜猜:这是什么统计图?
揭题板书:折线统计图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下面是讨论的内容:
(1)这份折线统计图中,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
(2)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多媒体演示:慢慢上升、快速上升、不变的年份
(3)你有什么感想?
(4)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总结,板书:描点 连线 标数值
[设计意图: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我直接给出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同时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的讲解,这正是新课标对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的要求。]
3、请学生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填空)
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 数量 )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容易看出数量的( 多少 ),而且能够容易看出数量的( 增减情况 )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让学生找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更为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获取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多媒体展示如下的问题。妈妈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根据表中的信息画出折线图并回答相关的问题。边画边感受陈东从出生到10岁身高有怎样的变化
提问:
(1)陈燕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见岁?
(3)陈燕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后,通过学生自己画图这形式,让学生更发掌握折线统计图,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读懂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5、老师巡视班级,检查学生的图形绘制情况,了解学生在绘制过程中的疑惑和典型错误。
6、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实践,探索,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不再靠老师的帮助,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方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7、老师作总结,指出学生在绘制统计图中的典型错误及改正办法,给出题目的标准解答。
8、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多媒体展示如下的巩固练习题。
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学生的人数如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0 26 32 47 68 8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李阳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在第二位,李阳是哪个年级的?
(3)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说说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了以前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所以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比较容易,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更多的练习让学生做,深化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1、请学生谈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生共同反思交流。
2、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