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图像分析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浓度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
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3.下列四种叙述均用如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含水)加入少量的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图表示一定量加热制过程中,残留固体中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关系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6.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8.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炭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9.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状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10.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 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时有氧气生成,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刚开始时没有氧气生成,故错误;
C、刚开始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0,故错误;
D、由于氧气的生成,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当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A项,甲中加入了二氧化猛,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增大,图像体现出来了这一点;B项,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等质量且浓度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 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此图像能体现出来这一点;C项,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但是此图像没有体现出来这一点;D项,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氧气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大,由图像可知,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3.答案:B
解析:A、起点:从图上看,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生成氧气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产生氧气的质量也是0,故单从起点看,错误;B、起点:当反就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溶液中水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反应还没开始的时候,过氧化氢溶液中就已有一定量的水存在,从起点看,满足要求;拐点:所谓拐点是指线条突然发生变化的点。结合变化趋势分析如下: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水的量越来越多,图上表现为直线向上变化,但当反应进行到完成时,水的量就突然不再增多,而是保持原有的水的质量不变,图上表现为直线平行与横座标,从直线向上变化到直线平等与横座标,必然存在一个拐点,正确;C、从起点看,该图不符合,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残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应该是0,错误;D、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来使用的,其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图上应体现为是从左到右的一条平行于横座标的直线,且起点不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二氧化锰就已有一定的质量了,错误。故选B。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 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所以,完全分解后,a产生的氧气多,但b分解得快,故A正确;高锰酸钾在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B正确;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是否加入二氧化锰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而最终生成的氧气的量是相同的,故C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固体的质量减少,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故D正确。
6.答案:A
解析:A、由图像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产生的氧气少,B先反应完,A后反应完,故正确;
B、A和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故错误;
C、A产生的氧气比B产生的氧气少,氯酸钾分解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且生成气体不可能从零点开始,错误;
D、A产生的氧气比B多,但A先反应完,故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总质量不变,故选:C
8.答案:A
解析: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碳是固体,氧气是气体,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参与反应的氧气分子个数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相等,A正确;氧气的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气体质量应增加,B错误;固体碳的质量不断减少,氧气过量,碳完全反应,最终固体质量为0,C错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D错误。
9.答案:D
解析: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要快一些,则曲线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点后曲线②仍在上升,故b点时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未停止,B错误;等质量粉末状碳酸钙与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的质量一样多,C错误;对比分析图中点c、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的时间更短,D正确。
10.答案:B
解析:在实验开始阶段将三种不同的液体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气体压强都快速增大是因为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故A正确;二氧化碳不但能与水反应也能溶于水,比较1和2只能说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即曲线1压强减小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B不正确;比较1和3,曲线3压强减小明显说明压强减小除了水的作用外,氢氧化钠也起了作用,从而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正确;比较曲线2和3,3压强减小明显,说明40%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