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车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7 07: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 第一次月考试题
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
24.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的“争”本质上指的是
A.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B.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C.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 D.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新途径
25.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儒家的“礼制”要求
C. 墨家的“节用”倡议 D. 法家的“变革”主张
26.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27.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28.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早在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形成。中国人饮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故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体现了
A.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 B.儒家思想渗入日常生活
C.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士人阶层追求享乐之风
29、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反映了
A. 程朱理学 B. 李贽“异端” C. 阳明心学 D. 经世致用思想
30.《明夷待访录》写道:“古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然则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表明作者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众治”
C.提出君臣平等 D.认为工商皆本
31.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3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B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C.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D.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3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34.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35、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二、非选择题(52分)
44.(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时代背景。(13分)
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1分)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示。
——摘编自毛宁《梦回繁华》
阅读材料,选取任意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6.(15分)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3分)
高二历史10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24-29 BDDABC 30--35 ACDAAC
二、材料题
44、【答案】(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时代背景: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教育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2)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6分)
45、【参考答案】
示例1 论题:市井文化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体现。(2分)
论述:市井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产生于街区小巷,反映了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随着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井文化也渐趋繁荣。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市井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典型表现,它通过描绘汴河两岸的风光,展现了12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体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8分)
结论:北宋是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空前发展的历史时期,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发展使得市井文化的发展成为必然。(2分)
示例2 论题:《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性作品(2分)
论述: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绘画,北宋时,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使得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北来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代表性的风俗作品,它通过对汴河两岸风光及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再现了当时宋都的商业繁荣景象。(8分)
结论:《清明上河图》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风俗画中的经典之作。(2分)
示例3 论题:《清明上河图》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2分)
论述:张择端是北宋当朝画家,《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东京的记载基本一致,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为研究12世纪中国市井的生活状况留下了重要形象资料。(8分)
结论:《清明上河图》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提供了直观形象和依据。(2分)
(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理论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
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
(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