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拍与端球比稳与游戏:螃蟹运物》(教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握拍与端球比稳与游戏:螃蟹运物》(教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28 11: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握拍与端球比稳与游戏:螃蟹运物》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选修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小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练、合作探究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同时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技能学练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乒乓球技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锻炼能力,积极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一年级乒乓球运动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乒乓球运动的素养,对乒乓球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他们所掌握的乒乓球技术技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没有系统地进行乒乓球学习和训练。
三、教材分析
本次课是乒乓球基本功模块教学,学习内容是握拍、站姿和正手攻球技术。在平常的教学比赛中,很多同学已经无意识地应用了这一技术,但对动作技术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学习和练习。如果能掌握好握拍、站姿动作、正手攻球技术,在实战中就能有效地提高得分率,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乒乓球技术的信心,形成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爱好。
四、学法指导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次课以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有机相结合的形式,教学中以学生体验与探究为主线,以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为特点,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教师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研究(思维)――运用(迁移)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实现重点突破和难点的化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重点、难点:
重点:握拍的姿势
难点:保持球与球拍成水平状
六、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特点,通过持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球性、球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基本部分:应用“诱思探究”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尝试体验,通过设疑――讨论――提出课题(正手攻球技术)――模仿学练――分组学练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练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学生选择不同力量击球练习,加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
结束部分:在教师的带领下,运用意念放松,让学生自由充分想象乒乓球比赛中的精彩动作,消除疲劳,恢复身心。
教案
年级:一年级 人数:24人 执教人:
教学 内容 1、新授课:握拍与端球比稳 2.游戏:螃蟹运物 重点 难点 重点:握拍的姿势 难点:保持球与球拍成水平状
教学 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握拍与端球方法。 2、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加强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友好交往的团队精神
顺 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及 设计意图 时 间 次 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慢跑两圈2、游戏:听口令滑步 3、乒乓操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学习内容、目标及要求 3、安排见习生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跑 2、下口令领学生一起进行游戏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韵律操 1、回应老师声音洪亮 2、认真听老师讲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 3、见习生听从老师统一指挥 1、听清老师下达的口令,认真练习。 2、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 3、跟随节拍, 充分活动身体 组织:(一)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要求:快 静 齐! 集中思想 意图:使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预防伤害事故发生。 要求:注意安全! 意图:组织学生活动各关节,做好身、心准备。 5' 1 小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一、握拍方法 基本上分直拍握法和横握法两种 二、端球比稳 动作方法: 自然站立姿势,手持乒乓球拍让乒乓球在球拍上平稳不掉落 重点:持球拍成水平状,端球平稳 难点:注意力集中在乒乓球上 三、 游戏:螃蟹运物 方法:1、面对面滑步手持球 2、球安全运达终点处 规则: 1.听到游戏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 2.小组先完成的获胜。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学生自由结合练习 二.1、教师做完整示范 2、引导学生持球拍模仿练习。 3、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方法。 4、分组练习,巡视指导,并提问 5、进行集体纠正错误动作。 6、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 7、教师展示。 8、选出优秀组员。 三. 1、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示范。 3、师生总结。 一.积极参与原地练习,并能够和同伴交流,做出准确动作。 二.1、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的每一个环节 2、认真持拍练习 3、仔细听和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4、积极按教师的动作方法练习。 5、仔细观察老师纠正的正确动作。 6、小组比赛,再次练习 7、积极推出本组优秀生。 8、优秀组员进行示范。 三. 1.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按教师要求分成4组进行比赛 3.听口令开始游戏,并积极参与评价。 组织:(一) *** *** *** *** *** *** *** *** *** *** *** *** 组织(二) 同上 要求:动手动脑,注意安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意图:1、让学生了解基本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2、通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对正确动作进一步了解 3、对动作加以巩固,并通过相应的手段得以提高。 组织:(三) *** *** *** *** *** *** *** *** *** *** *** *** 要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团结合作。 意图:积极参与到游戏讨论中,体会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20' 10' 2 4 1 中 大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操配乐 二、师生互评 三、器材回归 四、师生再见 教师领学生跟音乐翩翩起舞。 师生共同评价。 师生再见。 学生跟随教师随音乐放松身心。 积极和师一起评课。 轻松的和老师再见。 组织:自由站立 要求:心情轻松愉快 意图:参与反思、互动、交流让身心得到放松; 5' 1 小
器 材 场 地 体育馆、音响、球拍24支、乒乓球24 练 习 密 度 35%——40% 平 均 心 率 90/分
《乒乓球基本功》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拍球动作学习,使学生的模仿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掌握拍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加强上肢力量。要想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好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教育,关注学生。
1、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是以健身育人为首要目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方面大有可为,但是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本节课体育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表现很直观,成功与失败对他的内心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差异性。以上教材为例,学生的基本状况我是了解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没能充分考虑到自己及学生间的言行对个别能力差的学生的影响,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准备适应期的关注,使个别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压力。其实在随后与学生的沟通中我发现,他们内心也很喜欢体育活动,但既怕失败,又怕做得不好被大家笑话。遇到这种情形,我应该适当降低练习难度与质量要求,先让他们参与,再逐渐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建立自信,并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提倡特殊的合作学习,逐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我们的教学关键在于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以合理、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我应该先请同学们给该学生一次课后练习的机会,放学后在无众人观望的情况下,(没有了遇到失败后失去尊严与自信的压力),让学生在好友的帮助下进行单独体验(不应在众学生面前单独表现),并在教师与好友的保护下逐步完成动作。这样可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3、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要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