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凸透镜成像实验题巩固提升(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1.小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节蜡烛烛焰、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把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为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有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A.透镜不动,将光屏适当向右移动
B.透镜不动,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C.透镜和光屏都不动,在透镜和光屏间加一块合适的凹透镜
D.透镜和光屏都不动,在蜡烛和透镜间加一块合适的凸透镜
2.小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刚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另一侧,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当纸上出现一个______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cm;
(2)小刚将“F”图案的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让光源发光,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甲所示。他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太靠上,不能在光屏上完整成像,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解决上述问题后,移动“F”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则此时的物距为______cm,移动光屏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个______像,用此规律可以制作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4)不改变光源和透镜的位置,换一个焦距5cm的凸透镜,此时要使光屏______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F”光源的图案如图,此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的像图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cm;
(2)当烛焰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时,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相当于一台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当烛焰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______的实像;
(3)将图乙中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移动。
5.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小华用这些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小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如图所示(所成的像未画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_______的实像。
(2)若将(1)中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透镜位置保持不动,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6.如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___________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这时的物距是___________cm,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立,缩小的实像,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___移(选填“左”、或“右”)。
(3)下表为小明做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从第2次实验信息可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得越来越短,它在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___________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成像情况
1 30 20 倒立、缩小、实
2 24 24 倒立、等大、实
3 20 30 倒立、放大、实
4 18 36 倒立、放大、实
5 8 正立、放大、虚
7.为探究“物体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像的特点”,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火柴、光屏、刻度尺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首先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其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都与光具座的轨道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点燃蜡烛后,为使烛焰的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为检验是否调好,同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某点,如图所示,此时物距是______cm;
(4)实验中如何移动光屏找到烛焰清晰的像?_______;
(5)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的凸透镜有一个小缺口,并且实验室没有多余的完好的凸透镜了,该小组若用此凸透镜实验,光屏上烛焰的像能否完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8.基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明亮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通过分析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动到80cm刻度处,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应向_____(选填“靠近光屏”或“靠近蜡烛”)的方向适当移动,这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上看到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她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测得该凸透镜的 ___________ ;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节 ___________ 、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___________ ;
②当蜡烛距凸透镜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乙图所示中的 ___________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10.小明和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作为光屏。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0cm刻度线处保持不变。
(1)小明实验操作中如图甲,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是倒立的、___________(选填“放大的”或者“缩小的")实像;
(2)可以判断出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_;
(3)小红实验中绘制的物距倒数与像距倒数的关系如图乙,推算小红实验用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cm。
11.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未画出),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__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适当距离(选填“左”或“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保持光屏不动,发现当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___ 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___眼 (选填“近视”或“远视”)。
1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______;
(3)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______(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4)如图戊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人眼观察到其放大的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______。
A.没有变化 B.会被遮挡 C.能成在光屏上 D.亮度变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同一高度上 15 BC
【详解】
[1]调节蜡烛烛焰、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是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
[2]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为30cm,是两倍的焦距时,才成等大的像,故焦距为15cm。
[3] 把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体远离,像靠近,故光屏向左移动;还可以通过在透镜前放一个发散透镜,不移动光屏。
故选BC。
2.最小最亮 光源、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没有调整到同一高度 15 倒立放大的实 投影仪 靠近 C
【详解】
(1)[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成平行光,调整凸透镜,使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太阳光会聚到焦点上,调整凸透镜和纸的距离,当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即为凸透镜的焦点。
(2)[2]图中光源的像没有呈现在光屏的中央,那么原因可能是光源、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没有调整到同一高度。
(3)[3]图乙中物距
[4][5]由题意可知焦距为10cm,则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的这一成像原理。
(4)[6]当改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源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应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7]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3.11.0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详解】
(1)[1] 如图甲可知: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
(2)[2][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刻度处时,物距
由于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所以此时满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台投影仪。
(3)[4][5]当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大,所以此时像距也变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像的大小将变小。
4.10.0 倒立、放大 左
【详解】
(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故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00cm -30.0 cm =10.0cm
(2)[2]由图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故烛焰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3]将图乙中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即物距变大,由“物远像近像变小”,要使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左移动。
5.缩小 左
【详解】
(1)[1]由图可知,物距
u=50cm-20cm=30cm
像距
v=65cm-50cm=15cm
此时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处,透镜位置保持不动,物距变大,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应该变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6.光屏 30.0 倒 右 12 上 5
【详解】
(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2)[2][3]由图知道,物距是30.0cm,像距要小于物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若使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该向右移动。
(3)[5]由表格中的数据知道,当u=v=24cm时,成的是等大的实像,则
u=v=2f=24cm
所以焦距f=12cm。
[6]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所以像会向上移动。
[7]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其应用是放大镜,所以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表中第5次实验成像的原理相同。
7.垂直 见解析 40.0 见解析 能
【详解】
(1)[1]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其所在的平面平行,并且都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以保证成像在光屏之上。
(2)[2]为检验是否调好,可观察光屏上的光斑是否在光屏中心处,再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斑始终处于光屏中央。
(3)[3]刻度尺分度值为1cm,计算此时物距为
u=50.0cm-10.0cm=40.0cm
(4)[4]为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可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再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像都变模糊。
(5)[5]凸透镜有一个小缺口,会导致所成像亮度变暗,但成的像依然是完整的。
8.同一高度 等大 12.5 靠近光屏 照相机 C
【详解】
(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需要使烛焰、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5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
(3)[4][5]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动到80cm刻度处,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应将凸透镜靠近光屏,其应用是照相机。
(4)[6]将将凸透镜遮挡一半,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他部分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C。
9.焦距 烛焰 同一高度上 放大 投影仪 右
【详解】
(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由图可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2][3]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4][5]当蜡烛距凸透镜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6]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像同侧,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乙图所示中的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10.缩小的 7.5cm【详解】
(1)[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要大于像距,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由图可知
u=30.0cm>2f
f<v=15.0cm<2f
解得
7.5cm<f<15.0cm
(3)[3]凸透镜成实像
u=v=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则
u=v=0.2m=20cm=2f
故f=10cm。
11.缩小 注入 左 前 凹 近视
【详解】
(1)[1]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此时所成的像应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2][3][4]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故应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因此时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故可知此时光线会聚点将在光屏的左侧,即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此时应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3)[5][6]将蜡烛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说明此时光线会聚点向左移动,即该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故张老师的眼睛为近视眼。
12.使像在光屏的中央 甲 丁 A
【详解】
(1)[1]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2)[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根据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甲。
(3)[3]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即减小像距,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加的镜片对光的会聚作用,图丁中物体发反射出的光经视网膜折射后在晶状体后侧成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丁的视力缺陷。
(4)[4]如图戊,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满足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比物大、物像同侧,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没有变化,不能被光屏承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