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母亲和儿子都是单眼皮,这种现象称为( )
A.遗传 B.性状 C.相对性状 D.变异
2.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
B.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
C.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的差异
D.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
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分别描述的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只接受了妈妈的遗传物质D.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分子和基因 B.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蛋白质分子 D.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5.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只能受基因的控制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6.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豌豆的绿粒
B.小明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豌豆的矮茎和玉米的高茎
D.父亲的B型血和自己的O型血
7.如图所示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成单存在
C.③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基因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等
8.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对的基因B、b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此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
D.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
9.如图所示,所有暹(xiān)罗猫的毛生来都是浅色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由此可以说明( )
A.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决定
B.生物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关系
10.人群中,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理论上他们所生的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
A.1 B.1/2 C.3/4 D.1/4
1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白色公羊必为 Aa
B.黑色母羊必为 Aa
C.黑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D.控制黑色的基因不表现但未消失
12.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生物遗传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中序号对应的结构是( )
A.①基因,②DNA,③染色体 B.①DNA,②基因,③染色体
C.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 D.①基因,②染色体,③DNA
13.人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应该是( )
A.相等 B.不相等
C.随机的 D.有可能相等的
14.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6对,6对 B.12对,12条 C.12条,12对 D.12对,12对
15.已知某女人的乳腺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则她的卵细胞和坐骨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分别为( )
A. R B.R R C. 0 D.2R 0
16.下列有关基因、染色体、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数目比基因的数目多得多
B.性状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对数相等
C.染色体的对数和基因数目一样多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
17.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成员4患有白化病,其余表现正常。若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h,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B.父、母基因组成均为Hh
C.外孙女的基因组成一定是Hh
D.若女儿一家想生二胎,则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50%
18.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DNA,呈螺旋状,②是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每个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C.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19.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在成都熊猫基地诞生,研究人员给这对熊猫宝宝取名为“热干面”和“蛋烘糕”,将武汉和成都两地紧紧相连,让“战疫”精神得以体现(如图)。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0对常染色体+XY B.20对常染色体+XX
C.20条常染色体+X D.20条常染色体+Y
20.如图是张某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图显示的是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②第23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③张某的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递给儿子的概率是50%
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B.男性的Y染色体是从其祖父遗传下来的
C.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性别与性染色体有关,性染色体上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22.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双眼皮夫妇生下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B.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太空南瓜
C.大蒜在无光条件下,长成蒜黄
D.用杂交技术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23.下列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白萝卜露在土壤外的部分呈绿色
B.户外工作者皮肤黝黑
C.坚持锻炼,身体变苗条
D.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抗倒伏水稻
24.下列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 B.白血病 C.色盲 D.先天侏儒症
25.下列关于遗传病及其病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B.健康的人都没有致病基因
C.可通过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疾病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C.加强体育锻炼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7.如表是家庭成员一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父 母 女儿
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1)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
(2)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 。
(3)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则母亲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
(4)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表现为无耳垂的占比为是 %。
(5)该同学父亲和母亲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和 。
28.请分析如图,并给予正确的解释。
(1)人类的性别由 染色体决定。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
(2)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能产生 种精子,分别为含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染色体的精子。
(3)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产生 种卵细胞。
(4)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为 。
29.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小阳和爷爷是白化病患者。小阳同学在学习了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家族中有关白化病的情况做了调查,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谱。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1)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它能够发育为成熟的胎儿,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不开。
(2)分析遗传图谱可知,白化病属于 (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你判断的依据是 。
(3)小阳的爸爸和妈妈肤色正常,而小阳肤色白化,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小阳的白化病基因 (选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4)小阳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 ,根据当前国家“二孩”政策,小阳的爸爸和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
(5)某些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点) 。
30.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有矮茎和高茎之分,假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若用G、g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表中水稻亲本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矮茎×矮茎 全是矮茎
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水稻的矮茎与高茎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2)根据 组数据,可推断出 是隐性性状。
(3)乙组高茎杂交,其后代为高茎的概率是 。
(4)请写出丙组亲代水稻最可能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母亲和儿子都是单眼皮,这种现象称为( )
A.遗传 B.性状 C.相对性状 D.变异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母亲和儿子都是单眼皮,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不合题意;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单眼皮和双眼皮。不合题意;
D、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考查对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的理解,注意区分:遗传是相同点,变异是不同点。
2.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
B.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
C.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的差异
D.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解:A、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颜色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A正确;
B、麻雀和燕子不是同种动物,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不属于变异,B不正确;
C、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差异,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C不正确;
D、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是同一个个体的颜色变化,因此不属于变异,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
3.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树结果,酸甜各异”分别描述的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只接受了妈妈的遗传物质
D.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A正确;
B、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属于变异现象。B正确;
C、兰兰和妈妈都是双眼皮,而爸爸是单眼皮,由此推断兰兰的基因是杂合体(Aa)其中A来自妈妈,a来自爸爸,C错误;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DNA分子和基因 B.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蛋白质分子 D.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把握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
5.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只能受基因的控制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据此回答。
【解答】解: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泡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而后者深裂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D。
【点评】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要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6.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豌豆的绿粒
B.小明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豌豆的矮茎和玉米的高茎
D.父亲的B型血和自己的O型血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A、豌豆的圆粒和豌豆的绿粒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
B、小明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正确;
C、豌豆和玉米是两种生物,因此豌豆的矮茎和玉米的高茎不是相对性状,C不正确;
D、父亲的B型血和自己的O型血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要理解记忆。
7.如图所示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成单存在
C.③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基因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等
【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解答】解: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A错误;
B、体细胞中的②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③DNA也成对存在,B错误;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
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因此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是不相等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8.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对的基因B、b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此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
D.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解: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母方,则b一定来自父方,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D、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一对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9.如图所示,所有暹(xiān)罗猫的毛生来都是浅色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由此可以说明( )
A.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决定
B.生物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关系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
【解答】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如图所示,暹(xiān)罗猫的毛色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这一现象说明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C。
【点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
10.人群中,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理论上他们所生的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
A.1 B.1/2 C.3/4 D.1/4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2:
.
从图2看出,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3种类型(AA、Aa、aa),理论上他们生的孩子表现为能卷舌的概率是3/4(75%)。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
A.白色公羊必为 Aa
B.黑色母羊必为 Aa
C.黑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D.控制黑色的基因不表现但未消失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个体中只出现1种性状,子代出现的性状显性性状,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的隐性性状。
(3)“一只白色(A)公羊与一只黑色(a)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都表现为白色”,表明亲代白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黑色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
【解答】解:从遗传图解看出:
A、白色公羊必为AA,而不是Aa,A错误;
B、黑色母羊必为aa,B错误;
C、白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C错误;
D、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型是白色,因此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2.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生物遗传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中序号对应的结构是( )
A.①基因,②DNA,③染色体 B.①DNA,②基因,③染色体
C.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 D.①基因,②染色体,③DNA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如图:
因此,图中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DNA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13.人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应该是( )
A.相等 B.不相等
C.随机的 D.有可能相等的
【分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应该是相等的。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4.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则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6对,6对 B.12对,12条 C.12条,12对 D.12对,12对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解答】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
因此水稻的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12条、12对。
故选:C。
【点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两者不要混淆.
15.已知某女人的乳腺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则她的卵细胞和坐骨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分别为( )
A. R B.R R C. 0 D.2R 0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解答】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坐骨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DNA含量与其它体细胞一致。因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则已知某女人的乳腺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则她的卵细胞和坐骨神经细胞中DNA的含量分别为:、R。
故选:A。
【点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两者不要混淆.
16.下列有关基因、染色体、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数目比基因的数目多得多
B.性状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对数相等
C.染色体的对数和基因数目一样多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
【解答】解: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基因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A错误;
B、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对数多,B错误;
C、基因数目比染色体的对数多,C错误;
D、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因此遗传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的数目多得多,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17.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成员4患有白化病,其余表现正常。若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为h,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B.父、母基因组成均为Hh
C.外孙女的基因组成一定是Hh
D.若女儿一家想生二胎,则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50%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A、在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代,1和2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白化病4,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A正确;
B、成员4女儿患有白化病,基因型为hh,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父母双方表现正常,因此父、母基因组成均为Hh,B正确;
C、外孙女正常,所以的基因组成中有H,因其从女儿中获得h,所以外孙女基因组成是Hh,C正确;
D、若女儿一家想生二胎,若女婿的基因型是Hh,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50%,若女婿的基因型是HH,则为0%,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8.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DNA,呈螺旋状,②是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每个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C.图中这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人体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答】解:A、图中①是DNA,②是蛋白质,A正确;
B、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不是只有一个基因,B错误;
C、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不是一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错误;
D、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在成都熊猫基地诞生,研究人员给这对熊猫宝宝取名为“热干面”和“蛋烘糕”,将武汉和成都两地紧紧相连,让“战疫”精神得以体现(如图)。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0对常染色体+XY B.20对常染色体+XX
C.20条常染色体+X D.20条常染色体+Y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0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0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20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常染色体+X。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熊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20.如图是张某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图显示的是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②第23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③张某的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递给儿子的概率是50%
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
①图示表示的某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第23对性染色为XY,因此为男性体细胞内染色体,①正确;
②第23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②正确;
③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张某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因此,张某的X染色体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儿子的概率是0%,③错误;
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④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染色体组成以及性别遗传过程。识记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
2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B.男性的Y染色体是从其祖父遗传下来的
C.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性别与性染色体有关,性染色体上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
【分析】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解:A、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必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A正确;
B、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从性别的遗传规律分析,正常男孩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父亲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祖父,所以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其祖父,B正确;
C、相貌相似的双胞胎姐弟是龙凤胎,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错误;
D、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性染色体的分布特点,较为简单。
22.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双眼皮夫妇生下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B.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太空南瓜
C.大蒜在无光条件下,长成蒜黄
D.用杂交技术培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D、此三项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大蒜在无光条件下长成蒜黄,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点评】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质。
23.下列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白萝卜露在土壤外的部分呈绿色
B.户外工作者皮肤黝黑
C.坚持锻炼,身体变苗条
D.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抗倒伏水稻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C、白萝卜露在土壤外的部分呈绿色;在阳光下晒黑的皮肤;坚持锻炼,身体变苗条,都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BC不符合题意。
D、通过杂交选育的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24.下列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 B.白血病 C.色盲 D.先天侏儒症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的,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都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解答】解:ACD、白化病、色盲、先天侏儒症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B、白血病也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故选:B。
【点评】熟记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即可解答。
25.下列关于遗传病及其病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B.健康的人都没有致病基因
C.可通过父母遗传给孩子的疾病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解答】解:A、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A正确;
B、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是显性、一个是隐性致病基因时,则不会患遗传病,表现正常。因此携带致病基因,但表现出健康,B错误。
C、父母的性状遗传给子女是通过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传递,C正确;
D、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D正确。
故选:B。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遗传病的发生原因。
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患遗传病
B.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C.加强体育锻炼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解答】解:A、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高,但是不一定患遗传病,错误;
B、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B正确;
C、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与是否体育锻炼无关,C错误;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错误。
故选:B。
【点评】遗传病是考查的重点,注意掌握遗传病的概念和常见的遗传病的例子。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7.如表是家庭成员一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父 母 女儿
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1)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在遗传学上称为 相对性状 。
(2)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 变异 。
(3)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则母亲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Aa 。
(4)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表现为无耳垂的占比为是 25 %。
(5)该同学父亲和母亲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XY 和 XX 。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表格中所涉及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为有耳垂,而女儿为无耳垂,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是变异现象;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3)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
即无耳垂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4)由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每生育一个孩子其有耳垂的可能性是75%,无耳垂的可能性是25%。
(5)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父亲的性染色体是XY,母亲的性染色体是XX.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遗传;
(3)Aa;
(4)25;
(5)XY;XX.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变异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28.请分析如图,并给予正确的解释。
(1)人类的性别由 性 染色体决定。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睾丸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卵巢 。
(2)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XY ,能产生 2 种精子,分别为含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Y 染色体的精子。
(3)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XX ,产生 1 种卵细胞。
(4)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为 1:1 。
【分析】(1)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其中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2)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第23对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性染色体为XY,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男性能产生2种精子,分别为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3)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产生1种含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4)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几率是相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故答案为:(1)性;睾丸;卵巢
(2)XY;2;X;Y
(3)XX;1
(4)1:1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29.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小阳和爷爷是白化病患者。小阳同学在学习了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家族中有关白化病的情况做了调查,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谱。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1)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受精卵 ,它能够发育为成熟的胎儿,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 分化 分不开。
(2)分析遗传图谱可知,白化病属于 隐性 (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你判断的依据是 双亲正常,子女患病 。
(3)小阳的爸爸和妈妈肤色正常,而小阳肤色白化,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变异 。小阳的白化病基因 会 (选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4)小阳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 aa ,根据当前国家“二孩”政策,小阳的爸爸和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75% 。
(5)某些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点) 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受精卵;生物体由小到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亲代爸爸、妈妈正常,而子代小阳患白化病,“由此可知”,白化病属于一种隐性遗传病为白化病。
(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父母正常,孩子为白化病,这是变异现象。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因此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变异,会遗传给后代的。
(4)白化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根据图示中提供的子代的基因信息,可推知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因为在子代中出现了一个白化病患者,该患者的控制白化病一对基因aa由父母双方个提供一个,即其父母双方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基因a;用遗传图解表示为:
从图中看出,“小阳的爸爸和妈妈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
(5)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故答案为:(1)受精卵;分化;
(2)隐性;双亲正常,子女患病;
(3)变异;会;
(4)aa;75%;
(5)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0.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有矮茎和高茎之分,假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若用G、g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根据表中水稻亲本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
甲 矮茎×矮茎 全是矮茎
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水稻的矮茎与高茎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相对性状 。
(2)根据 乙 组数据,可推断出 矮茎 是隐性性状。
(3)乙组高茎杂交,其后代为高茎的概率是 75% 。
(4)请写出丙组亲代水稻最可能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Gg、gg 。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水稻的高茎和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
(2)表格中乙组亲代都是高茎,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乙组数据,可判断出水稻高茎与矮茎的显隐关系,其中矮茎是隐性性状。
(3)假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若用G、g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高茎杆的基因组成是GG或Gg,矮茎的基因组成是gg。乙组亲代遗传给子一代矮茎(gg)的基因一定是g,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Gg。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乙组高茎杂交,其后代为高茎的概率是75%(3/4)。
(4)丙组中亲代高茎遗传给子代矮茎(gg)的基因一定是g,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Gg;亲代矮茎的基因组成一定是gg;因此丙组亲代水稻最可能的基因组成分别是Gg、gg。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乙 矮茎
(3)75%(或3/4)
(4)Gg、gg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