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8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7 19: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性质中,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
A. 氮气作保护气 B. 氧气用于炼钢 C. 金属铜作导线 D. 天然气作燃料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干冰用于制冷剂 C.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D. 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4.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 B. 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C. 氮气作保护气 D. 氮气制氮肥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氢气用作火箭燃料 C.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 铜用于制造导线
6.下列物质的用途反映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天然气作燃料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活性炭作净水剂 D. 石墨作铅笔芯
7.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 B. 用氢气做高能燃料
C. 用金刚石刀划破玻璃 D. 用大理石做天安门的华表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 用海水蒸发晒盐 B. 用木炭燃烧来取暖 C. 用铝制成易拉罐 D. 用钨丝作灯泡灯丝
9.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铝材做高压锅 B. 液化气做燃料
C. 炭黑做填充剂 D. 钢材制铁轨
10.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 B. 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
C. 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 D. 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11.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可燃 B. 不溶于水 C. 白色 D. 易撕碎
12.硫酸铜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能溶于水 B. 水溶液能使鸡蛋清变性
C. 晶体加热颜色会变白 D. 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会产生沉淀
二、填空题
13.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胆矾是蓝色固体 B.玻璃易破碎 C.木材能燃烧 D.蔗糖有甜味 E.铁能生锈
14.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
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氮气在1.01×105帕,-195.8℃时,会变成雪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⑦氮气可用于合成氨;⑧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氮气做保护气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这一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B.用氧气炼钢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这一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为化学性质;
C.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燃烧放热的性质,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
故选C.
3.【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干冰用于制冷剂是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A、氧气供给生物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来制取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用作火箭燃料,是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作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解答】解:A、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用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用金刚石刀划破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用大理石做天安门的华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 B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用海水蒸发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A错;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用木炭燃烧来取暖是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用铝制成易拉罐只是形状的改变,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用钨丝作灯泡灯丝是利用钨熔点高,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材做高压锅,是利用了铝具有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化气做燃料,是利用了液化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炭黑做填充剂,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钢材制铁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B、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氮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铁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铜用于制电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电性;
D、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
故选:C.
11.【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可燃,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不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白色,描述的是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易撕碎,描述的是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硫酸铜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硫酸铜的水溶液能使鸡蛋清变性,即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性质;晶体加热颜色会变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会产生沉淀,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解答】解:A、硫酸铜能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硫酸铜的水溶液能使鸡蛋清变性,即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晶体加热颜色会变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会产生沉淀,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答案】 ABD;CE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胆矾是蓝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玻璃易破碎,属于物理性质;
C、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木材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D、蔗糖有甜味属于物质的味道,属于物理性质;
E、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ABD CE
14.【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解答】①氮气是没有颜色是物理性质;②没有气味的气体是物理性质;③比空气稍轻是物理性质;④氮气在1.01×105帕,-195.8℃时,会变成雪状固体是物理性质;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是化学性质;⑦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是化学性质。
【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