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7 19: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仪和地图
一、单选题
1.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甲图中河流入海口位于乙图中河流入海口的(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2).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同 D. 无法判断
2.A,B两点图上距离是3.75厘米,比例尺为1∶50 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 1 875米 B. 187 500米 C. 75米 D. 1 875厘米
3.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一条备受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当人跨在这根线的两侧时,就意味着脚踩(  )
A. 南、北两半球 B. 东、西两半球 C. 南、北两纬度 D. 东、西两经度
4.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 S,20° W)。请在上图经纬网上找出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试根据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操场在教学楼的东面 B. 食堂在学校的西南角 C. 学校的大门朝西 D. 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南纬
B. 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
7.读右图,若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由A地直线航行飞行B地,其航向是( )
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 先向西北后向南 C. 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D. 先向西南后向东南
8.图上距离为12厘米,实际距离为36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 1:3000万 B. 1:300万 C. 1:30万 D. 1:3万
9.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
A. 1:1000 B. 1:10000 C. 1:100000 D. 1:10000000
10.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
A. 越大 B. 越小 C. 一样 D. 不能确定
11.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从( )向( )流

A. 从南向北流 B. 从东北向西南流 C. 从西南向东北流 D. 从东南向西北流
12.读下图,回答(1)(2)题:

(1).A位于B的( )方向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2).A位于D的( )方向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二、填空题
13.读图。
(1)写出A地所在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地,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地。
(3)图中D在C的________方向。
14.GPS导航只要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便会自动根据当前位置设计最佳出行路线。遇到路口或转弯,语音系统还会语音提示。如图是某网友出行时手机GPS导航的截屏,据图回答:
(1)该图采用的是________定向法。
(2)终点大约在起点的________(选填“东南”或“西南”)方向。
三、解答题
15.读某村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根据地图的三要素, 还缺少________。
(2)判断该村的平面示意图的方向采用的方法________。
(3)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
(4)在该村的平面示意图中,量得林地与耕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0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大或小)比例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1)B
(2)B
【解析】【解答】(1)从纬度来看,甲图大致位于28°N至32°N之间,乙图大致位于30°N至32°N之间,说明甲图位于乙图的南方,从经度来看,甲图大致位于90°W至94°W之间,乙图大致位于30°E至32°E之间,说明甲图位于乙图的西方,两者结合,可以判断出甲图位于乙图的西南方向。
(2)甲图在经线上单位长度代表的纬度大,表示的实际距离长,因此甲图的比例尺小,反之,乙图的比例尺大。
故答案为:(1)B;(2)B.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经纬网地图辨方向,方向比例尺的大小比较。需要熟练掌握比例尺的定义,此题难度较小。
2.【答案】 A
【解析】【分析】比列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根据比列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所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75厘米÷(1∶50 000)=187500厘米=1875米,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 D
【解析】【分析】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解答】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为 0°经线,因为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而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以人跨在这根线的两侧时脚踩东、西两经度而不是东西半球。
故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分析】(1)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纬度从赤道开始算,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解答】①的位置是(20°W,20°N),②的位置是,(20°W,20°S)③的位置是,(20°E,20°N)的位置是,④的位置是(20°E,20°S),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分析】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解答】据图分析,本题采用一般定向法来确定方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位。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食堂在学校的西北角,学校的大门超东,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 纬度向北增大的是北纬 ,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0°经线以东到180°属于东经 , 0°经线以西到180°属于西经 ;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其经度所在的范围是东经范围;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分析】经纬网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可以方便人们用于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段。
【解答】据题分析, 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B地在A地的东边,两地都靠近北极,由A地直线航行飞行B地,其航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解答】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根据计算,得出比例尺为1:30000000。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解答】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100千米换成以单位为厘米的数值是10000000。
故答案为:D。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解答】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
故答案为:B.
11.【答案】 A
【解析】【分析】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
【解答】图中利用指向标来指示方向,箭头指向北。据此判断,小河大致是从南向北流。
故答案为:A.
12.【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来看,该区域在北半球,东半球,根据经纬网指示的方向来判读即可。
【解答】(1)A位于B的方位,需要以B建立方向坐标,然后根据该坐标得出位于西方。
(2)以D建立方向坐标,然后根据建立的坐标得出A位于D的西北方。
故答案为:(1)C(2)A。
二、填空题
13.【答案】 (1)10°E;30°N
(2)C;B
(3)东南
【解析】【分析】 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90°之间。 东经是东经度的简称。自0°经线又名赤道(本初子午线)向东度量的经度,叫东经度,简称 "东经"。
【解答】(1) 东经是东经度的简称。自0°经线又名赤道(本初子午线)向东度量的经度,叫东经度,简称 "东经"。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 因此A地所在的经纬度10°E,30°N
(2) 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20°W——160°E)的区域。 因此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C地, 北半球是指地球赤道以北的地区,因此位于北半球的是AB地。
(3)由于C点位于西半球,所以图中D在C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10°E;30°N(2)C;B(3)东南
14.【答案】 (1)指向标
(2)东南
【解析】【分析】根据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进行分析。
【解答】(1)地图上方向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该地图有个指向标,所以是指向标定向法;
(1) 终点大约在起点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 指向标;(2)东南。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比例尺
(2)指向标定向法
(3)自北向南
(4)1:30000;大
【解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解答】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由图可知,这个地图三要素缺少比例尺;(2)图中有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我们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北方;(3)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北方,可知小河的流向是从北往南流;(4)1800米=180000厘米,比例尺= = = =1:30000;属于大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