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单选题
1.如图序号名称或描述错误的是( )
A. 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 B. 3是胰腺,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
C. 4是收集和输送胰液和胰岛素的管道 D. 5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据此的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1号试管 2号试管
稀淀粉糊(毫升) 2 2
新鲜唾液(毫升) 2 2
恒温处理(1分钟) 37 ℃ 0 ℃
碘液(滴) 2 2
A. 1号试管应该保持在0 ℃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B. 恒温处理时间太短,实验现象不明显
C. 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 ℃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D. 2号试管中2毫升新鲜唾液应改成等量蒸馏水
3.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C部位开始消化 B. 脂肪在D部位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C. 甲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 流入B部位的胆汁含多种消化酶
4.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如图所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物质,必须消化成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劈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
6.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 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7.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如图所示,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物质,必须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B. 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C.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D. 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9.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B. 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C. 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D. 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
10.消化道中基本无吸收的部位是( )
A. 口腔 B. 食管 C. 大肠 D. A和B
11.有消化功能的消化道有( )
A. 口腔、咽、食道 B. 咽、食道、胃 C. 食道、胃、小肠 D. 口腔、胃、小肠
12.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 胃液 B. 小肠液 C. 胆汁 D. 胰液
二、填空题
13.胶原蛋白是一类动物蛋白质,目前市场出现了各种胶原蛋白保健品,号称能唤醒肌肤、焕发青春。如图是顾客(我)和客服之间的对话。请分析:
我:为什么胶原蛋白能护肤 客服: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黏膜、骨骼的组成成分,补充胶原蛋白可以从内部改善我们的皮肤。 我:吃到肚子里消化后就是氨基酸了,和吃块肉有什么区别? 客服:胶原蛋白一部分会转化为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另一部分会直接被人体吸收,因为我们的骨骼,皮肤都需要胶原蛋白的。善我们的皮肤。
(1).胶原蛋白通过口服,在小肠被彻底消化。该结构也是人体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场所,这吃块肉有什么区别?与该结构 特点有关。(选填下列序号)
①很长;②有多种消化液;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④绒毛大大增加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
(2).该客服的回答有什么不符合科学之处? 。
14.如图为正常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内,发挥作用的消化液有________。
(2)肺泡内的气体通过作用进入到血液中。氧气进人体后,最终在________处被利用。
(3)该图所标示的人体废物排泄途径共有________条。
三、实验探究题
15.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① 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号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号和4号 2号和5号 3号和6号
③ 加碘液后摇匀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温处理5分钟 0℃ 37℃ 70℃
⑤ 观察并记录现象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 ________→⑤(序号可重复);
(3)小金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最后不会出现蓝色的是第________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据图可知,1是胆囊、2是胆管、3是胰腺、4胰管、5是十二指肠。
【解答】解:A、1是胆囊,暂时储存胆汁,是正确的;
B、3是胰腺,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能分泌胰岛素,故B正确;
C、4是胰管,胰管是输送胰液的管道,胰岛素直接通过血液进行运输,故C错误;
D、5是十二指肠,是小肠的开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解答】A C、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要保证唯一变量,而唾液淀粉酶的有无是变量,因此其他量要相同,唾液淀粉酶在37℃下的活性最高,所以温度都要控制在37℃;故A错误;C正确;
B、恒温处理的时间只有1分钟,为了保证淀粉被分解完全,恒温处理的时间应该延长;故B正确;
D、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淀粉酶,所以要保证一个试管有淀粉酶一个试管没有;所以2号试管应该滴加等量的蒸馏水来控制变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知识解题即可。据图可知:甲是淀粉、乙是蛋白质、丙是脂肪。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
【解答】解:A.淀粉在A口腔部位开始消化,在D是小肠主要消化;故A错误;
B.脂肪在D小肠部位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其它部位不消化脂肪;故B正确;
C.甲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而不是蛋白质;故C错误;
D.胆汁是流到D小肠的,而不是流入B 食道的;而且胆汁中是不含消化酶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甲是食道,乙是胃,丙是小肠,丁是大肠.
【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4)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解答】A、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正确;
B、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C、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C错误;
D、肾小球是个血管球,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这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正确。
故选:C
6.【答案】 D
【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与此相适应,小肠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解答】解: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甲是食道,乙是胃,丙是小肠,丁是大肠.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内表面积大、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
【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考查了各段消化道的消化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故选:A
9.【答案】 A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据此解答.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消化和吸收的原理.
【解答】解:A、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A正确;
B、唾液是有唾液腺分泌的,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不是消化蛋白质的酶,B错误.
C.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不是由胆囊分泌的,胆囊只能储存胆汁,C错误;
D.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细嚼馒头,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内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甜味的物质是麦芽糖,不是淀粉,D错误.
故选:A
10.【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解答时要从该方面着手。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解答】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其中口腔只能出步消化淀粉,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能够将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其它消化道对食物没有消化能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是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因此在消化道内,基本无吸收功能的结构是口腔和食道。
故答案为:D
11.【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人体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知识,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是中考的重点,可找出其中的规律来轻松掌握。
【解答】解: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淀粉在口腔和小肠内被消化.咽、食道、大肠和肛门没有消化功能。
故答案为:D
12.【答案】 C
【解析】【分析】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消化腺的位置和作用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图示掌握。
【解答】解:大消化腺有肝脏、胰腺和唾液腺。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其中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肠腺分泌的肠液里面含有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胃腺分泌的胃液里面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唾液腺里面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①②③④
(2)蛋白质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解析】【分析】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解答】 (1)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①正确;
②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彻底消化;故②正确;
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③正确;
④绒毛大大增加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④正确;
(2)蛋白质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故答案为:(1)①②③④;(2)蛋白质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4.【答案】 (1)肠液、胰液和胆汁
(2)扩散组织细胞
(3)2
【解析】【分析】在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内,发挥作用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人体细胞在身体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解答】 (1)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和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人体细胞在身体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故答案为:(1)肠液、胰液和胆汁;(2)扩散组织细胞;(3)2
三、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温度
(2)④②④③
(3)二
【解析】【分析】1、可根据实验中控制的因素来确定探究的目的;
2、实验操作中在淀粉溶液与唾液淀粉酶溶液达到控制温度相同时混合,还是先混合在水浴控制温度是实验操作的关键。要使实验更加精确最好操作应该是在淀粉溶液与唾液淀粉酶溶液达到控制温度相同时混合,再进行水浴加热;
3、唾液淀粉酶能催化分解淀粉, 37℃ 是酶活性较强的温度。淀粉遇碘能显蓝色。
【解答】(1)本实验中三组实验控制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探究的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实验中需要将淀粉溶液的温度和唾液淀粉酶溶液的温度控制到达处理温度再进行混合,所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 ①④②④③⑤ ;
(3)第一组温度控制 0℃ ,第二组温度控制 70℃ ,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应该是37℃。所以第一组、第三组催化效果差淀粉未被完全分解。第二组温度保持在37℃ 是酶活性最强所以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
故答案为:(1)温度 (2) ④②④③ (3)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