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你认为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 不滥用塑料制品 B. 禁用塑料制品 C. 回收利用废塑料 D. 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
2.下列物质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 )
A. 脂肪 B. 水分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3.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放置的两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酒精和水两种液体.几天后,两者的体积都明显减少,且酒精比水减少得多.由此现象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
A. 酒精与水都能挥发 B. 酒精比水易挥发 C. 酒精的熔点比水低 D. 酒精的沸点比水高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80%~90%的酒精作消毒剂
B. 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C. 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
D. 使用氢气做燃料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5.“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青少年学生不宜经常使用,以减少其对身体的毒害及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该有毒溶剂是( )
A. 乙醇 B. 醋酸 C. 三氯乙烯 D. 甘油
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 B. 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C.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D. 用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7.近年纺织产品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纤维的“源自大豆蛋白纤维”,这种纤维属于( )
A. 人造纤维 B. 天然纤维 C. 合成纤维 D. 以上都不对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是最常用是消毒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杀菌能力最强
B. 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被误作食盐食用,会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C. 为了防止大脖子病,食用的是加入碘化钾的食盐
D. 市售食醋中含乙酸约为30%﹣50%
9.下列食物中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 )
A. 青菜 B. 馒头 C. 豆浆 D. 肥肉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 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
C. 加入活性炭可使硬水变软水 D. 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11. 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恢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水
12. 下列物品由天然纤维制成的是( )
A. 塑料薄膜 B. 纯棉衬衫 C. 汽车轮胎 D. 尼龙袜子
二、填空题
13.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有 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镁 钠 锌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
14.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不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塑料制品的泛滥导致白色污染的日益严重,因此应该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并努力进行塑料废品的回收再利用,但不能因噎废食.
A、不滥用塑料制品,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故正确;
B、禁止使用,方法不可取,说法错误,故错误;
C、回收利用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
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选:A
3.【答案】 C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酒精和水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本题时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解:由实验现象可知,酒精比水易挥发;酒精与水都能挥发;酒精比水易挥发,故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但不能说明酒精的熔点比水低.
故选C.
4.【答案】 A
【解析】【分析】A、根据70%﹣75%的酒精对细菌蛋白质的渗透效果最好进行解答;
B、根据食醋的有效成分为醋酸,具有杀菌作用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钠具有咸味,常用来做调味品和防腐剂进行解答;
D、根据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可以防止空气污染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解答】解:A、实践证明,70%﹣75%的酒精对细菌的渗透能力最强,杀菌效果最好,故A错误;
B、食醋能杀菌,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故B正确;
C、氯化钠常用来做调味品和防腐剂,故C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 C
【解析】【分析】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它们具有挥发性,三氯乙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据此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有机溶剂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毒性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解答】解:A.乙醇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但乙醇无毒,故A错误;
B.醋酸无毒,故B错误;
C.三氯乙烯可作为有机溶剂,且具有挥发性,吸入后会引起慢性中毒,故C正确;
D.甘油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无毒,是化妆品的成分之一,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 B
【解析】【解答】A、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故A说法正确;
B、聚乙烯塑料是塑料,一般用于包装或制器具,其中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不能包装食品,故B说法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故C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内的异味,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绿色化学的内涵分析;
B、根据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分析;
C、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说明该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D、根据活性炭的作用进行分析.
7.【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学生常识性认知的考察题。虽然知识的范畴在材料这节知识。
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故为天然纤维。
【解答】大豆为植物,肯定不是合成,也不可能是人造,肯定为天然的。
故答案为B。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体积分数是75%的医用酒精杀菌能力最强,故错误;
B、亚硝酸钠有毒,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被误作食盐食用,会导致中毒事故发生,故正确;
C、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而不是碘化钾,故错误;
D、食醋通常含乙酸约为3%﹣5%,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通常是75%;
B、亚硝酸钠有毒;
C、碘盐中加入的是碘酸钾;
D、食醋通常含乙酸约为3%﹣5%.
9.【答案】 C
【解析】【解答】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豆浆等含蛋白质丰富,青菜主要含维生素,馒头含淀粉丰富.肥肉含脂肪丰富.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室内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的做法不正确;
B、发霉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此项错误;
C、活性炭有吸附性,不能使硬水变软水,错误;
D、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此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水溶性考虑;
B、根据发霉的花生有毒分析;
C、根据硬水变软水分析;
D、根据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分析.
11.【答案】 C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主要作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2.【答案】 B
【解析】【解答】A、塑料薄膜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纯棉衬衫是用棉线制成的,棉线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正确.
C、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尼龙袜子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
13.【答案】 蛋白质;油脂;不要高温加热;食醋
【解析】【分析】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性物质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解答】(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人体营养素中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单位质量的脂肪能够放出热量是最多的;
(2)由实验可知,当维生素被加热至沸腾状态时,就会被破坏失去其功能,因此在烹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时,不可温度过高;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氧化,因此可以把碱性物质中和掉即可,可以加入醋来中和碱性物质;
故答案为:蛋白质;油脂;不要高温加热;食醋。
14.【答案】 (1)丁烷
(2)变小
【解析】【分析】(1)根据丁烷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相同体积的丁烷和甲烷消耗的氧气量;(2)不同燃气的灶具,因燃料的热值(同样的数量发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燃烧时需要提供的气量也不同,所以喷入燃气的喷嘴口径要根据不同燃气的压力和热值来选择;
【解答】(1)一分子量甲烷和丁烷消耗的氧气分别为2分子氧气和6.5分子氧气,所以丁烷消耗的氧气较多;
(2)根据第一问可知相同体积的燃气甲烷消耗的氧气少,所以进气管的直径要变小;
故答案为:(1)丁烷;
(2)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