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正确的是( )
A. 标注① B. 标注② C. 标注③ D. 标注④
2.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B. 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C. 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 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3.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以上都可以
4.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与这种结构特点相适应的情况是( )
A. 左心室的出口狭窄,需要较大的推动力 B. 左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液多
C. 左心室需要较大的推动力,使射出的血液输送得较远 D. 左心室射血的速度很快
5.西藏的居民住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上,他们的血液里含有的红细胞数量几乎是我们常人的两倍。下列哪一陈述能准确解释这种现象( )
A. 西藏的高气压迫使人具有更高的血液浓度
B. 西藏居民劳动很艰苦,因而需要更多的红细胞以保证给身体细胞提供氧气
C. 西藏的低气压需要更多的红细胞以维持供给身体细胞所需的氧气
D. 西藏的低气压加速血液循环,以致需要更多的红细胞
6.当我们的皮肤不小心被划破后会流血,流出的血液一会就能凝固,起凝血和止血作用的主要是下列哪种成分(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贫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B. 一般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容易疲劳、头晕等症状
C. 贫血的人由于体内血量很少,血管呈塌陷状态
D. 此时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9.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注① B. 标注② C. 标注③ D. 标注④
10.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 )
A. 不管是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变化最大
B. 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骨骼肌血流量增加有利于产热
11.如下图,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A. [⑨]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B. [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C. [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 D. 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12.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 A 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献血站无偿献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 型血液中含A 凝集原和抗A 凝集素 B. 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终生不变
C. 一次献血 200 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D. 给病人输血时应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
二、填空题
13.请在下列各序号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结构名称或生理功能,以完善血液循环系统的概念图: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14.芋头(如图)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人们常用芋头的根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__。
(2)芋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内最终会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填字母)的壁最厚,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 相适应。
(2).A和C,B和D之间有 , 它能防止血液倒流。
(3).该图显示此时心脏的工作状态是 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 (填字母或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
【解答】图中①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动脉管壁厚,弹性大,A错误; 图中②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图中③是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C正确;图中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D错误。
故选C。
2.【答案】 C
【解析】【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a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故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分析】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解答】因为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那么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并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因此在抽血和输液时,医生把针刺入静脉血管。所以,“护士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故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分析】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连通,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的是肺动脉,与左心房相连的是肺静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解答】心房心室壁的厚薄与输送血液的距离有关系,与心房相比,心室的壁厚一些,因为心房的血液只流向与它相通的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一些,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所以需要较大的收缩力,壁就要厚一些,右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它很近的肺,需要的收缩力小一些,壁就薄一些。正常时,右室壁厚度只有左室壁的1/3。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分析】骨髓能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来补充,红细胞呈红色,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解答】骨髓能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来补充,红细胞呈红色,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容易在含氧最高的地方与氧结合,也会在含氧最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然后随血液流动,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将氧释放,供细胞利用。因此,西藏的低气压需要更多的红细胞以维持供给身体细胞所需的氧气。
故答案为:C
6.【答案】 C
【解析】【分析】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解答】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可以杀死病菌,B不符合题意。
C、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C符合题意。
D、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B
【解析】【分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B
8.【答案】 C
【解析】【分析】贫血的人平时应多吃些含铁的食物,骨髓能够不断造出新的红细胞来补充。
【解答】A、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才引起贫血,A不符合题意。
B、一般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容易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等症状,B不符合题意。
C、贫血的人由于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或红细胞数量过少引起的,血管不会呈塌陷状态的,C符合题意。
D、贫血就是缺铁,所以吃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补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图中①是动脉,血管壁厚,弹性大;②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③是房室瓣,能够防止血液倒流;④是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分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A、由图可知,运动和休息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故A正确;
B、休息时还是运动时,人体血量总量是不变的,只是流速在改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运动时,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消化的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运输,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流量急剧增加,到达骨骼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产热量会增加,同时血流量增加也有利于人体散热,维持体温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其中左心室内壁是最厚的,这四个腔分别是体循环,肺循环的必经之路。
【解答】A、由图可知, [⑨]是左心室,左心室连接的是主动脉,左心室产生的压力最大,所以壁最厚,同时左心室也是体循环的起点;故A正确;
B、 [②]是右心房,[③]是右心室,其内血液含氧量较低,属于静脉血;[⑤]是主动脉,[⑦]是肺静脉,其中流的血液氧气含量较高,属于动脉血;故B正确;
C、 [⑤]是主动脉,[⑨]是左心室,主动脉连接左心室,由于血流量较大,所以防止血液倒流,其间有动脉瓣,[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来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
D、 ④ 是下腔静脉, ① 是上腔静脉, 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⑥肺动脉流出;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答案】 A
【解析】【分析】A、根据A型血中含有的凝集原进行解答;
B、根据影响血型的因素进行解答;
C、一般情况下,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人体健康;
D、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据此解答。
【解答】A、人类的红细胞有两种凝集原,分别是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的血清中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凝集互,分别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中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的血液分为四种类型:红细胞中只含A凝集原的,叫A型血;只含B凝集原的,叫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AB型血;A、B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O型血;A型血只含抗B凝集素;B型血只含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血型是人的性状之一,是基因控制的,一般终生不会变化,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输血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即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3.【答案】 体循环;动脉血;血管;物质交换;动力
【解析】【分析】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血液在这个封闭的系统内循环流动,动力是心脏.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解答】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①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血液由右心室开始,进入肺动脉,再进入肺部的毛细血管,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这样的血液进入肺静脉,达到左心房完成肺循环,因此②为动脉血。血液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毛细血管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故答案为:体循环;动脉血;血管;物质交换;动力
14.【答案】 (1)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2)右心房
【解析】【分析】1、 有节和腋芽,是茎的明显特征,芋头是一种地下球茎,贮存有大量的有机物;
2、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的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由于营养繁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也是一种无性繁殖;
3、体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解答】(1)芋头属于块茎,用芋头的根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营养繁殖(或无性繁殖);
(2)根据体循环的途径可知,小肠是属全身毛细血管,葡萄糖在小肠进入全身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后,参与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1) 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2)右心房
三、解答题
15.【答案】 (1)D;功能
(2)房室瓣(或瓣膜)
(3)C、D;①、②(或D、C②、①)
【解析】【分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功能解题。据图可知,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肺动脉、②是主动脉、③是上、下腔静脉、④是肺静脉。
【解答】解:(1)据图可知,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D左心室的壁最厚,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A右心房和C右心室,B左心房和D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它能控制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3)据图可知,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故心室处于收缩状态;同时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故心房舒张;
故答案为:(1)D、功能;(2)房室瓣(或瓣膜);(3)C、D;①、②(或D、C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