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训练
3.1分子与原子
1. 保持二氧化碳( CO2 )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 B. 碳原子; C. 氧原子; D. 碳原子和氧分子
2.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C.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 )
A.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 分子变成了其它的分子;
C. 分子间间隔变小; D. 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
4. 将密封良好的气球从山下带到山顶时,气球鼓起,是因为气体的( )
A. 分子个数增多 B. 分子质量增大 C. 分子间隔增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没有比原子更小的微粒;
D. 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现象,错误的是 (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C.滴水成冰——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D.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7. 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有大约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B.自行车轮胎充气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C. 液化石油气是气体加压后变成液体——分子间隔变小
D.电吹风迅速吹干头发——分子运动加快
8. 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9.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B.“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C.“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D. “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0.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说出一点即可)
【方案二】两个塑料瓶中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如图2、图3放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有关。
3.2原子的结构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B. 体温计中的汞是由大量汞原子构成,
C. 二氧化碳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D. 氯化钠是由大量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一定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原子核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C. 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电量一定相等 D. 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一定相同
3.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H2 B.H2O C.H D.H+
4. 下列离子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Na1+ B.O-2 C.Al3- D.S2-
5.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子数是8, B. 质子数是6, C. 电子数是6, D. 原子质量是14 。
6.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 的是( )
A.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阴离子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③④表示的原子在同一周期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7.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I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 B.中子数相同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核电荷数相同
8. 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当x= 时,表示O2- 的电子层结构。
② 当x= 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原子,名称为 。
③ 当x=13时该粒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 离子符号是 。
9. 根据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其中带正电的微粒是 ;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4)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
10.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由它和氮原子形成物质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
(3)同族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 。
(4)氩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
请你写出其中一种带2个负电荷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
3.3元素
1.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元素
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3. 从右图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 B. 该元素是核电荷数是16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 B.Cl与 Cl- 属于相同元素
C.元素可分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H2O)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C.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D. 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6. 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水分子; B. 氧元素; C. 氧分子; D. 氧原子
7. 已知下列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 ② 阴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③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④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
⑤ 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⑥ 在化学反应中,B原子易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B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符号是 。
8. 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具有 的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或失)电子,
镓离子的符号是 。 镓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物质符号是 。
(3)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中子数是 。
(4)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族。
9. A原子和B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A、B是同种元素吗? 。
A原子被激光打掉一个质子变成C原子,则A、C是同种元素吗? 。
这个过程 (是不是)化学变化。
10. 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请补充15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A:_________________。
(4)12号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电子层结构示意图是 ,
氟元素的质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是 。
(5)2 个硼原子 ,氩的元素符号是 ,
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6)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写名称)。
(7)同周期的元素排列从左往右所遵循的规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