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朱 自 清
制作人 沥林中学 梁承红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感受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题词
朱自清故居在今扬州城安乐巷27号,大门朝东。进门北向,有小院一区,内有客房两间,乃朱自清的住处。此宅二道门内,有上堂屋三间,下堂屋三间和两侧厢房,系朱自清的父母及姐妹们的住所。而今房屋保护良好,环境雅静,已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朱自清故居内陈列着朱自清曾经使用过的部分家具、朱自清著作及一些实物照片,正屋内还有朱自清塑像。1992年10月,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了"朱自清故居"的挂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
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
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
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
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
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
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朱自清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写作背景
交 卸
奔 丧
踌 躇
迂 腐
蹒 跚
颓 唐
琐 屑
晶 莹
xiè
sāng
chóuchú
yū
pánshān
tuí
xiè
yíng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2.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
3.衰颓败落. ( )
4.乱七八糟的样子. ( )
5.(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 )
蹒 跚
狼 藉
颓 唐
典 质
触目伤怀
请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
一.整体把握
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开篇点题
(1)
别后思念
一.整体把握
详写
略写
照应开头
回忆往事
难忘背影(设下悬念)
家境惨淡(铺垫)2-3
细心关照(铺垫)4-5
买橘背影( )
离别背影( )
再现背影( )
(2-6)
(7)
刻画背影
6
二.思考讨论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与父亲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5、文中一共几次写到了父亲背影?
思考讨论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与父亲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那年冬天。徐州。
a:祖母死了
b:父亲失业
思考讨论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思考讨论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悲伤之泪
感动之泪
思念之泪
祖母死了,父亲失业(2)
望父买橘,感动父爱(6)
读到父信,泪光莹莹(7)
离别之泪
父子分别,依依不舍(6)
思考讨论
5、文中一共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
难
忘
背
影
再
现
背
影
买
橘
背
影
离
别
背
影
想念父亲
望父买橘
父子分别
别后思念
三.导学达标
1、课文哪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
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4、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
分”“太聪明”的话的含义?
导学达标
1、课文哪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买橘背影)
走路的姿势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家境不好
心情忧伤
蹒跚
年纪较大
腿脚不便
爬月台动作
探攀缩倾
行动不便
步履艰难
衣着动作
导学达标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
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4)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6)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6)
进去吧,里边没人。(6)
不放心别人,唯恐儿子路途上有什么闪失。
关心儿子,怕儿子路途口渴。
惦念儿子旅途是否平安。
怕儿子行旅丢失。
语言朴实感情深挚
3、怎样理解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
分”“太聪明”的话的含义?
导学达标
反语。意为“愚蠢”,后悔自己当时未能理解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导学达标
4、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父子情深的思想感情。
祖母死了
父亲失业
悲伤之泪(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感动父爱)
离别之泪(父子离别 依依不舍)
思念之泪(读到父信 泪光莹莹)
难忘背影(想念父亲)
买橘背影(望父买橘)
离别背影(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思念)
四.归纳小结
五.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2、人物刻画生动细致。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②可是他 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文中横线上的词,依次应填上 ( )
A、探 穿 攀 缩 B、弯 横 扯 伸
B、侧 走 抓 爬 D、弓 钻 勾 蹬
A
2、①句从哪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背影的形象? ( )
A、外貌 心理 B、动作 语言
C、外貌 动作 D、语言 心理
C
课堂练习
精读第6段,回答:
3、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4、父亲为什么给“我”买橘子?
5、父亲的体形特征是 ,衣着服饰显得 ,行动显得 。
6、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动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肥胖
蹒跚
朴素
望父买橘。
怕“我”路上口渴,祝愿儿子旅途平安大吉。
走、探、穿过、爬上、缩、倾。
作用:生动准确的写出了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艰难,表现父亲深切的爱子之情。
7、“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能否把句中的“努力”改为“吃力”?为什么?
8、“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为什么会觉得“轻松”?
9、文章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 )A、表达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B、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
C、表达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D、表达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
B
不能。因为“努力”意为“竭尽全力”,“吃力”意为“费力”。 “努力”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但又竭尽全力的样子,比“吃力”更能表现父爱。
因为他觉得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觉踏实满足。
美句诵读
找出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延伸拓展
1、你能说一说父母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一个细节吗?
2、读了此文,你打算怎样报答你的父母?
父亲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结束语: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爱吧!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小作文: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
感动你? 请将事件的经过写出来。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