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习
(测试时间25分钟,满分3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2、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3、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4、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5、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6、【2012·兰州】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2012·常德】君君将一定量生铁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发现有少量黑色物质残留。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置之不理 B.请教老师
C.上网查资料 D.通过实验继续探究
8、下列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9、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方法是( )
A.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B.从水中直接拿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C.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后正放在桌上
D.在水中盖上玻璃片,拿出水面后倒放在桌上
10、以下属于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的有( )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1、右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①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 ,
b ,c 。
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e ,f ,g 。
12、【2012·自贡】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
(3)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13、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
。
(2)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
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 。
(3)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只答一点)。
14、、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 。
(3)猜想和验证
猜 想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 .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手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15、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 ,判断CO2含量不同.
3、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也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现请你概括总结你已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D 5、B 6、C 7、A 8、D 9、C 10、D
二、
11、a、g外焰, b、f内焰,c、e焰心
12、(1)C+O2CO2 (2)外焰 (3)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三、
13、(1)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或验证外焰温度最高或焰心温度最低等,合理即可)
(2)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炭黑
(3)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或体现出快速即给分)
14、(1)温度最低(2)是气体、具有可燃性(3)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管口未见火焰,管壁沾有石蜡颗粒。
15、(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