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7 15:04:40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D2.D3.A4.D5.B6.D7.B8.C9.C10.A11.B12.D13.B14.B15.C16.C17.B18.A19.A20.B
21.
(1)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内阁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政务,非法定国家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权力大
小取决于皇帝无决策权。
清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皇帝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不能衔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现象:军阀割据。
(3)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总统共和制;
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美国总统有行政权。
22.
(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代行省制。
(2)初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周朝统治。
(3)作用和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是中
国省制的开端。
23.洛阳:从曹魏到西晋。建康:从东晋到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4.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意识、范围狭隘、方式随意。评价:(积极、消极各)
积极:其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基础;使希腊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消极: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雅典是小国寡民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
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2)君主立宪政体。
突出特点:①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②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象征。
美国宪法、选民、国会、总统之间相互关系:①选民选举产生国会和总统;②国会制定宪法;③总统不对国会负
责,对宪法负责。绝密★启用前
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反对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
2.至今,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其中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
A.大汶口文化 B.仰韶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3.春秋时期,四周戎狄蛮夷等民族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这一观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中原地区文化先进
C.周边各族迁徙到中原地区 D.周边各族与华夏族往来频繁
4.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5.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6.从1980年起,我国逐步在国企中开展利改税的试点工作。到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其中,企业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取得了初步成功。这( )
A.表明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C.反映所有制发生部分变化 D.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7.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不准确的是( )
A.减少货币供应以降低通胀率
B.恢复市场主体地位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通过私有化政策剌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8.宋朝以后,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理学影响基层教化主要表现在
A.通过书院讲学传播 B.乡约与法律合流
C.深入乡约、族规和家训 D.司法活动援引理学理论
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其做法从总体上看(  )
A.继承了古代政治的优良传统 B.全面否定了古代的政治传统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10.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顺应民族交融趋势 B.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C.孝文帝的改革决心坚定 D.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11.“(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 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12.在宗教改革中,路德主张设立公费学校,强制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求学生不但学习宗教,还要学习文化。路德的主张
A.否定了教会的因行称义 B.普遍提高了公民的素质
C.实现了宗教改革的初衷 D.助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13.汉武帝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这一做法
A.削弱了君主专制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导致地方势力崛起 D.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完善
14.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于“贤君”、“明君”及其仁政予以充分肯定;王夫之主张天子、宰相、谏官“环相为治”的权力“制衡"机制,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这反映了
A.君主权威的下降 B.儒学力图突破传统束缚
C.近代意义的民主意识 D.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15.1968年7月,欧共体六国实现了农产品的统一价格。1969年,共同体内部完全取消主要农产品关税,对外征收差价税。欧共体的做法
A.促进了成员国对外贸易额增加 B.加速了世界范围内农产品的流通
C.推动了成员国统一市场的发展 D.巩固了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成果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下列法律文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德国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 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18.“二程”对于天人之际的追求有两方面突破:一是明确了仁爱之理的基础性地位;二是指明了通过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的方式追求超越性的基本功夫,原本有限的存在者便可与无限的超越性相互沟通。据此可知,二程致力于
A.构建儒家的哲学体系 B.劝导统治者施行仁政
C.促进儒佛道三教合流 D.探寻万事万物的本源
19.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诸子百家彼此借鉴学习 B.对百家思想研究尚有不足
C.儒学走向正统的必然性 D.法家集各家思想之大成
20.如图是某个时期国际上流行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A.经济大萧条使国际关系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C.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欧元开始取代美元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即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军阀割据在这段时期内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美两国采用的政体及两位人物在权力或地位上的不同。
22.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三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
(2)图一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其实施的早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析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23.读图旨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在近四百年的分裂动荡中,也孕育着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问题导引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建康(建业)所属政权的变化,说说这一时期政治形势的特点?
24.民主是古往今米人们的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其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雅典民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十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人员的任期均限定一年……既然雅典人被少数名声显赫的人统治不感兴趣,由所有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就差不多每周都开会对所有重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四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该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打招呼并有如下对话:
克林顿: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林顿: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林顿:(略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并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2)材料三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国会、总统之间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