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燃烧的学问第三节化石燃料课后习题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2题)
1.属于有机物的是
A.C B.CO2
C.CH4 D.BaCO3
2.2021年3月,我国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能源战略,以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步伐。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核能 D.煤
3.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发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 B.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 D.珍惜每一滴水、节水保泉
4.醋硝香豆素(化学式为C19H15NO6)为抗凝血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内血栓性疾病。下列有关醋硝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每个分子由41个原子构成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0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C.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D.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节约能源
6.“绿色化学”的一个含义是指设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的化学过程.据此,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氢气
7.“保护环境,注意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B.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都应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C.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避免生成一氧化碳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等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8.“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铁引起的
B.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C.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D.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pH小于7的雨水就是酸雨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0.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可再生资源
B.直接燃烧会产生污染物
C.属于化石燃料
D.加工后的产品有广泛的用途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B.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因此无机化合物都不含碳元素
C.电解水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MnO2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因此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12.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MnO2中的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B.区别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C.鉴别过氧化氢和水——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D.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二、综合题(共4题)
13.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4.随着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化石燃料是煤、_____和天然气。
(2)氢气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正在选择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常见的新能源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为_____。
(5)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到“国IV”标准。其工作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CO(NH2)2+3N2OCO2+2H2O+4N2表示。计算:若用10kg 30%的尿素[(CO(NH2)2]溶液,最多可吸收一氧化二氮的质量是_____kg。
15.燃料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请你举出三方面酸雨危害实例及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_________
16.如图是“氢氧焰”实验装置,其中A、B装置分别用于制取并用气球临时存储气体B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通过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火焰消失。
②关闭K1,打开K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钡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
A、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物;
B、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
C、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D、碳酸钡属于碳酸盐,不属于无机物;
答案:C。
2.C
【详解】
化石能源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而核能属于新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
故选C。
3.A
【分析】
本题考查环保问题。
【详解】
A、发展露天烧烤,会影响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
B、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符合环保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可减少物质的废弃,故C不符合题意;
D、珍惜每一滴水、节水保泉,符合水资源的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生活常识即可解答。
4.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醋硝香豆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B、醋硝香豆素中,碳、氢、氮、氧的质量比=(12×19):(1×15):14:(16×6)=228:15:14:96,其中氮元素的比值最小,所以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醋硝香豆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分子由19+15+1+6=41个原子构成,选项正确。
故选B。
5.B
【详解】
A、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选项A正确;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就会大量燃烧煤炭,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选项B不正确;
C、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选项C正确;
D、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节约能源,且不会产生污染物,选项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A、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燃料,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C、石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二氧化碳无毒,故A不符合题意;
B、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容易引起火灾,因此需要张贴“严禁烟火”标志,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没有臭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甲状腺肿大是由缺碘引起的,缺铁会引起贫血,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但可保存动物标本,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B、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不符合题意;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A、天然气、石油、煤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错误;
B、煤直接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故B说法正确;
C、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C说法正确;
D、煤既是一种能源,又是宝贵的资源,不可再生,故要综合利用,提高煤的利用率,煤加工后的产品有广泛的用途,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
A、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因此我们仍需要节约用水,此选项不正确;
B、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无机化合物有的也含碳元素,如一氧化碳、碳酸钙等,此选项不正确;
C、电解水能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D、MnO2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但催化剂不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有时可以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此选不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
A、加热固体混合物,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虽然除去了高锰酸钾,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题意;
B、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氮气、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不变,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产生气泡,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变化,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氢气和甲烷燃烧,均能生成水,均有水雾出现,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煤、石油、天然气 温室效应、酸雨、雾霾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详解】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温室效应、酸雨、雾霾等;
(3)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16=12∶3∶8;
(4)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14.石油 2H2+O22H2O 风能(合理即给分) CaCO3 6.6
【详解】
解:(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2H2O;
(3)常见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故填:风能(合理即给分);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4+2CO2,反应前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硫、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5)设10kg30%的尿素[CO(NH2)2]溶液可吸收NO的质量为x,则:
x=6.6kg
故填:6.6。
15.酸雨带来的危害:①腐蚀建筑物;②毁坏森林树木;③使土壤、水体酸化;
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少用煤作燃料多用洁净的燃料等。
【详解】
酸雨的危害有:腐蚀建筑物,毁坏森林树木,使土壤、水体酸化等;
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有:燃料煤使用前进行脱硫,工厂排出的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等。
故答为:酸雨带来的危害:①腐蚀建筑物;②毁坏森林树木;③使土壤、水体酸化;
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少用煤作燃料多用洁净的燃料等。
16.Zn+H2SO4=ZnSO4+H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H2+O22H2O 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详解】
B瓶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说明温度很高也就是反应很剧烈,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