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远大目标,为振兴民族做准备。
能力目标:认识到争霸战争虽给人们带来灾难,但也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知识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知道这一时期诸侯间的战争。
自学思考题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2.西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和表现?
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4.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有哪些条件?
5.春秋争霸给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弄得国破人亡,西周灭亡。从此,周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局面。
北京人、山顶洞人——
半坡人、河姆渡人——
夏、商、西周————
春秋时期——————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铁器
你还记得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吗?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铁具有哪些优越性?
性能优越,更坚硬、锐利。
除了铁农具,还出现了什么新的农耕方式?
牛耕图
1.牛耕的好处?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及漆器制作,规模不断扩大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铁农具、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二 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材料三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1.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反而在政治、经济上需要依赖强大的诸侯,王室的政治、经济地位日渐衰微。
2.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的局面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二、王室衰微
分封制逐步瓦解
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原因:
表现:
结果:
1.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2.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晋文公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楚庄王
齐桓公
秦穆公
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三、诸侯争霸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结果:
任用管仲为相(善于用人)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原因:
内容:
2、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拓展空间: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思考: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启发:只要发奋图强,弱国也可以变成强国,打败曾经的强国。一个人遇到失败,不可怕,只要能有理想,能艰苦奋斗,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精神: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发奋图强、坚定意志、永不言败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出现
牛耕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等
影响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和民族融合
生产力提高
小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