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质量训练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质量训练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7 19: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质量训练试题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经典实验 C.模拟实验
2.造成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3.下列植物白天开花的是( )。
A.昙花 B.合欢 C.睡莲
4.地球的年龄超过( )岁 。
A.4亿 B.14亿 C.40亿
5.下列现象中,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有关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交替
6.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距离太阳较近时,北半球处于( )季。
A.春 B.夏 C.秋 D.冬
7.下列动物中,( )喜欢在白天活动。
A.蝴蝶 B.猫头鹰 C.蝙蝠
二、填空题
8.关于地球及其运动,一直存在着两种学说,其中哥白尼提出了_______说。
9.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________。同时,地球还在________。
10.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________。
11.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____________;从冬到夏,逐渐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是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在他看来,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____________运动,并且每天做____________次圆周运动。
13.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______动物;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三、判断题
14.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会出现昼夜差异。(______)
15.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______)
16.在没有新证据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说暂时都是正确的。(______)
17.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无关。(______)
18.古代科学不发达,古人对地球全貌的了解有“天圆地方”之说,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_____)
19.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实验器材来模拟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的现象。(______)
20.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______)
四、简答题
21.四季交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有怎样的变化?
22.北京和乌鲁木齐,在哪座城市先看到太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B
6.D
7.A
二、填空题
8.日心
9.公转 自转
10.球体
11.变长 变短
12.托勒密 地球 一
13.昼行性 夜行性
三、判断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21.同一地方,正午影子长度呈有规律的变化,夏至一秋分一冬至影子逐渐变长,冬至一春分一夏至影子又逐渐变短。夏至日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22.北京先看到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