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9 16:45:50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二下·龙岗期末)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
A.53毫米 B.53厘米 C.53分米
2.(2020二上·铜山期末)亮亮家的餐桌大约有(  )高。
A.9厘米 B.9米 C.90厘米
3.(2020二上·沛县期末)生活中,长度最接近1米的是(  )。
A.一本字典的厚度 B.教室黑板的宽 C.教室门的高
4.(2020二上·海安期末)明明将一根纸条剪成了两段,原来这根纸条长(  )厘米。
A.10 B.8 C.7 D.5
5.(2020二上·南平期末)下面哪条线的长度正好是3厘米。(  )
A.
B.
C.
6.(2020二上·南郑期末)红绳子长1米40厘米,绿绳子长140厘米,两根绳子相比(  )。
A.红绳子长 B.绿绳子长 C.一样长
7.(2021一上·鼓楼期末)下图中的蜡笔大约长(  )厘米。
A.6 B.7 C.8
8.(2021二上·云浮月考)明明走一步大约是45(  )。
A.米 B.厘米
二、判断题
9.(2021二下·新会月考)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  )
10.(2021三下·沛县月考)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486千米。(  )
11.(2021二下·大洼月考)比1米短40厘米是60厘米。(  )
12.(2020二上·东兴期末)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
13.(2020三上·辉南期末)《新编小学生字典》的厚度是38厘米。(

三、填空题
14.(2021四下·荔湾期末)一本书厚1.2厘米,1000本这样的书厚   厘米,合   米。
15.(2021二下·成都期末) 铅笔长   厘米。
16.(2020二上·娄星期末) 铅笔长   厘米
钉子长   厘米
17.(2020二上·启东期末)在横线上填“米”或“厘米”。
教室的门高2   ,我们用的直尺长约20   。
18.(2020二上·岷县期末)看图填空。
(1)
橡皮长   厘米
(2)
铅笔长   厘米
19.(2021二上·辉南期末)一只 从尺子的2厘米处开始爬,爬到10厘米处时,它爬了   厘米。
20.(2020二上·禹会期末)下图中的绳子长   厘米。如果这根绳子是从刻度2开始量的,那么末尾应该对着刻度   。
21.(2020二上·建湖期末)一只蜗牛第一次向前爬了30厘米,第二次和第一次爬的同样多,两次一共爬了   厘米,它再爬   厘米就是1米了。
四、解答题
22.(2021二下·义乌期中)量一量。
23.(2020二上·贾汪期末)亮亮2岁时身高是92厘米,比刚出生时长高45厘米。亮亮刚出生时身高是多少厘米?
24.(2020二上·贾汪期末)量一量,填一填。
下面的线段比上面的线段大约长(  )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
铅笔的长度是53毫米。
故答案为:A。
【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亮亮家的餐桌大约有90厘米高。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答案。
3.【答案】B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生活中,长度最接近1米的是教室黑板的宽。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4-1=3(厘米),
6-2=4(厘米),
3+4=7(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据此分别求出两根纸条的长度,然后相加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C项中的线的长度正好是3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两端所指的刻度之差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6.【答案】C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40厘米=140厘米,所以两根绳子一样长。
故答案为:C。
【分析】1米=100厘米,把单位统一后判断两根绳子的长短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9-1=8(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8.【答案】B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明明走一步大约是45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1米=100厘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9.【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妈妈的身高是1.65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1米=100厘米,要根据单位的大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486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电视塔的高度不是非常高,所以用“米”做单位即可。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
100-40=60(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1米-40厘米=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新编小学生字典》的厚度是38毫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14.【答案】1200;12
【知识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1.2×1000=1200(厘米)=12(米)
故答案为:1200;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本书的厚度×书的本书=这些书的总厚度,然后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换算。
15.【答案】3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 铅笔长3厘米。
故答案为: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从任意一个刻度开始,然后用测量的两端刻度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16.【答案】4;2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5-1=4(厘米)
6-4=2(厘米)
故答案为:4;2。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的刻度。
17.【答案】米;厘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教室的门高2米,我们用的直尺长约20厘米。
故答案为:米;厘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8.【答案】(1)2
(2)4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1),3-1=2(厘米),橡皮长2厘米;
(2),铅笔长4厘米。
故答案为:(1)2;(2)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19.【答案】8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10-2=8(厘米)
故答案为:8。
【分析】蜗牛爬行的长度=蜗牛最终爬到尺子的刻度-蜗牛开始爬时的刻度。
20.【答案】6;8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9-3=6厘米,所以图中绳子长6厘米;2+6=8厘米,所以末尾的刻度是8厘米。
故答案为:6;8。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两端所指的刻度差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据此作答即可。
21.【答案】60;40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第一问:30+30=60(厘米);
第二问:1米=100厘米,100-60=40(厘米)。
故答案为:60;40。
【分析】第一问:把两次爬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两次一共爬的长度;
第二问:1米=100厘米,用100厘米减去两次一共爬的长度即可求出再爬的长度。
22.【答案】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测量线段的长度时,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端对齐,直尺不能倾斜,线段另一端所对应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23.【答案】92厘米-45厘米=47(厘米)
答: 亮亮刚出生时身高是47厘米。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亮亮现在的身高-45=亮亮刚出生的身高,据此列式解答。
24.【答案】 8-5=3(厘米)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然后用减法求出长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1 / 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二下·龙岗期末)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
A.53毫米 B.53厘米 C.53分米
【答案】A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
铅笔的长度是53毫米。
故答案为:A。
【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或几毫米,据此测量即可。
2.(2020二上·铜山期末)亮亮家的餐桌大约有(  )高。
A.9厘米 B.9米 C.90厘米
【答案】C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亮亮家的餐桌大约有90厘米高。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答案。
3.(2020二上·沛县期末)生活中,长度最接近1米的是(  )。
A.一本字典的厚度 B.教室黑板的宽 C.教室门的高
【答案】B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生活中,长度最接近1米的是教室黑板的宽。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种事物的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4.(2020二上·海安期末)明明将一根纸条剪成了两段,原来这根纸条长(  )厘米。
A.10 B.8 C.7 D.5
【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4-1=3(厘米),
6-2=4(厘米),
3+4=7(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据此分别求出两根纸条的长度,然后相加即可。
5.(2020二上·南平期末)下面哪条线的长度正好是3厘米。(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C项中的线的长度正好是3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两端所指的刻度之差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6.(2020二上·南郑期末)红绳子长1米40厘米,绿绳子长140厘米,两根绳子相比(  )。
A.红绳子长 B.绿绳子长 C.一样长
【答案】C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40厘米=140厘米,所以两根绳子一样长。
故答案为:C。
【分析】1米=100厘米,把单位统一后判断两根绳子的长短即可。
7.(2021一上·鼓楼期末)下图中的蜡笔大约长(  )厘米。
A.6 B.7 C.8
【答案】C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9-1=8(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8.(2021二上·云浮月考)明明走一步大约是45(  )。
A.米 B.厘米
【答案】B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明明走一步大约是45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1米=100厘米,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判断题
9.(2021二下·新会月考)妈妈的身高是1.65厘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妈妈的身高是1.65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1米=100厘米,要根据单位的大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0.(2021三下·沛县月考)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486千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486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电视塔的高度不是非常高,所以用“米”做单位即可。
11.(2021二下·大洼月考)比1米短40厘米是60厘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
100-40=60(厘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1米-40厘米=100厘米-40厘米=60厘米。
12.(2020二上·东兴期末)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3.(2020三上·辉南期末)《新编小学生字典》的厚度是38厘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新编小学生字典》的厚度是38毫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填空题
14.(2021四下·荔湾期末)一本书厚1.2厘米,1000本这样的书厚   厘米,合   米。
【答案】1200;12
【知识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1.2×1000=1200(厘米)=12(米)
故答案为:1200;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本书的厚度×书的本书=这些书的总厚度,然后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换算。
15.(2021二下·成都期末) 铅笔长   厘米。
【答案】3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 铅笔长3厘米。
故答案为: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从任意一个刻度开始,然后用测量的两端刻度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16.(2020二上·娄星期末) 铅笔长   厘米
钉子长   厘米
【答案】4;2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5-1=4(厘米)
6-4=2(厘米)
故答案为:4;2。
【分析】物体的长度=直尺测量结束的刻度-开始测量的刻度。
17.(2020二上·启东期末)在横线上填“米”或“厘米”。
教室的门高2   ,我们用的直尺长约20   。
【答案】米;厘米
【知识点】厘米的认识与使用;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教室的门高2米,我们用的直尺长约20厘米。
故答案为:米;厘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根据生活实际与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18.(2020二上·岷县期末)看图填空。
(1)
橡皮长   厘米
(2)
铅笔长   厘米
【答案】(1)2
(2)4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1),3-1=2(厘米),橡皮长2厘米;
(2),铅笔长4厘米。
故答案为:(1)2;(2)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即可;
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
19.(2021二上·辉南期末)一只 从尺子的2厘米处开始爬,爬到10厘米处时,它爬了   厘米。
【答案】8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10-2=8(厘米)
故答案为:8。
【分析】蜗牛爬行的长度=蜗牛最终爬到尺子的刻度-蜗牛开始爬时的刻度。
20.(2020二上·禹会期末)下图中的绳子长   厘米。如果这根绳子是从刻度2开始量的,那么末尾应该对着刻度   。
【答案】6;8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解答】解:9-3=6厘米,所以图中绳子长6厘米;2+6=8厘米,所以末尾的刻度是8厘米。
故答案为:6;8。
【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两端所指的刻度差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据此作答即可。
21.(2020二上·建湖期末)一只蜗牛第一次向前爬了30厘米,第二次和第一次爬的同样多,两次一共爬了   厘米,它再爬   厘米就是1米了。
【答案】60;40
【知识点】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第一问:30+30=60(厘米);
第二问:1米=100厘米,100-60=40(厘米)。
故答案为:60;40。
【分析】第一问:把两次爬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两次一共爬的长度;
第二问:1米=100厘米,用100厘米减去两次一共爬的长度即可求出再爬的长度。
四、解答题
22.(2021二下·义乌期中)量一量。
【答案】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测量线段的长度时,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端对齐,直尺不能倾斜,线段另一端所对应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23.(2020二上·贾汪期末)亮亮2岁时身高是92厘米,比刚出生时长高45厘米。亮亮刚出生时身高是多少厘米?
【答案】92厘米-45厘米=47(厘米)
答: 亮亮刚出生时身高是47厘米。
【知识点】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厘米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亮亮现在的身高-45=亮亮刚出生的身高,据此列式解答。
24.(2020二上·贾汪期末)量一量,填一填。
下面的线段比上面的线段大约长(  )厘米。
【答案】 8-5=3(厘米)
【知识点】物体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解析】【分析】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线段的末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据此测量,然后用减法求出长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