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2.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的目的是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4.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B.夜晚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C.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D.进入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应打开手电筒,以保证安全
5.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和数目 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物质的种类和数目 D.无法确定
6.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组成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元素种类相同,锰元素化合价也相同
B.结构观: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分类观:氧气和臭氧是单质,冰和干冰是氧化物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变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8.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磷、氧气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A.31∶16∶142 B.31∶23∶142 C.31∶40∶71 D.4∶5∶2
9.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
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
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
10.镁燃烧后质量增大的解释正确的
A.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B.这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因为生成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1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3 未测 2.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1.1 0.9 3.6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丁一定为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3:4:1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2.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而分子可能发生变化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3.从陶瓷、玻璃、水泥到集成电路芯片,硅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甲的化学式是SiCl4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14.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是化学学科对提升核心素养做出的独特贡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分子总数不相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3
D.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任何化学反应都可以发生
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A.x=3.2 B.d一定是催化剂
C.a和b都是反应物 D.b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16.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1)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①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②从上图可知,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7.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属于易燃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18.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下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化学变化中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三、推断题
19.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 D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A、B、C、D、E、F是初中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其中A、C、D均为黑色粉末,B、E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E用于制碳酸饮料。“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写出B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如下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分别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反应条件上,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变化上,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
(3)在反应基本类型上,三个反应都是_________反应。
(4)乙中生成物的状态为_________。甲反应中观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还可从中发现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写出丙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2.根据如图所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______,放出大量热,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______作用;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______。
五、计算题
23.下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的辅助原料不含钙元素,也不参与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研碎,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足量),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19.6g.请计算此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至0.1%)。
24.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30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20.4g,试回答:
(1)反应后可生成氧气___________g;
(2)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C 7.D 8.C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D
16.(1)混合物
(2) 5 原子
17.(1) O2
(2)+6
(3)B
18.(1)氧元素
(2)
(3)8:3
19.O2 Ca(OH)2
20.(1) C CO2
(2)
(3)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1.(1)点燃
(2)能量
(3)化合
(4) 固态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5)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2(1) 大量白烟 不变 调节压强 没有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23.16.7%
解:20片钙片的质量为20片×1.2g/片=2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100g-119.6g=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有
此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6.7%;
答:此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7%。
24.
(1)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