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7 18: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知识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请根据你对教材中本课时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填“是”或“否”)
①水的沸腾 水中出现气泡    
②胆矾研碎 胆矾由块状变为   状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       
④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然后将连接试管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    , 石灰水    
结论:上述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知识点 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变色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放出气体 D.生成沉淀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瓷碗破碎 B.粮食酿酒
C.甘蔗榨汁 D.白醋挥发
4.下列展示的中国元素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5.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破釜沉舟 B.凿壁偷光 C.火上浇油 D.聚沙成塔
6.[2020·福建] 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7.[2020·陕西] 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
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8.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B.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某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D.化学变化在生成其他物质的同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9.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向石灰石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他可以先根据从试管中观察到的        的现象,推测石灰石和稀盐酸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再根据从烧杯中观察到的         的现象,判断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其理由是        。
启示:确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10.[2020·河北]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气体膨胀 B.石蜡熔化
C.火药爆炸 D.光的色散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知识点 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根据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填空。
①酒精能燃烧 ②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③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1)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序号),属于物理性质。
(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
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B.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C.石灰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知识点 2 利用物质的性质区别物质
3.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分别将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慢慢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2)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都是    色、    味的气体,这些性质属于    性质。
(3)燃着的小木条伸入氧气瓶中能观察到小木条      ,伸入二氧化碳瓶中能观察到小木条    ,由此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些性质属于    性质。
(4)写出利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区分它们的一种方法:将      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如果      ,证明集气瓶中是      。
知识点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有    (填序号)。
①利用蜡烛燃烧发光,用于照明
②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用充满氦气的气球升空悬挂标语
③利用铁的导热性,制作铁锅炒菜
④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将水加热至沸腾
5.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相应横线上。
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填字母)。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7.[2020·任丘期末]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否 粉末 否 蓝色沉淀 是 大量气泡
变浑浊 是 ①② ③④
2.B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产生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B 瓷碗破碎、甘蔗榨汁、白醋挥发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C  砖砌长城、彩纸裁剪成窗花和用丝线编织中国结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涉及物理变化;氢燃料燃烧推动火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
5.C
6.D  夯筑土屋、结绳记事、磨制石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制彩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含有化学变化。
7.C 铜器锈蚀产生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水放冰箱结成冰块和灯丝熔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8.C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某些现象,但也可能无明显现象。
9.有大量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生成
C  气体膨胀,只是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石蜡熔化,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光的色散是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以上三个变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②④ (2)①③ 
2.D
3.(1)A (2)无 无 物理 
(3)燃烧得更旺 熄灭 化学
(4)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 二氧化碳(三空对应,合理即可)
4.②③
5.① ④ ③ ②
6.(1)化学 
(2)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
(3)有毒 具有可燃性 
(4)AB
7.B  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些性质都不需要甲烷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具有可燃性是在甲烷燃烧这一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