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7 18:5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填写好班次,姓名,考号。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5年12月26日,由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前往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读下图,完成1~2题。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北京的(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2.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
A.800千米 B.600千米
C.1 110千米 D.400千米
3.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读下图“地中海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4题。
4.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PQ距离为5 cm。读图,完成5题。
5.在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在宿营Q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
A.90°E 1:37 000 B.130°E 1:74 000
C.120°E 1:37 000 D.120°E 1:74 000
下图所示的是我国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该日该楼盘南面阳台能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6~7题。
6.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
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乌鲁木齐
7.该地该日昼长约为(  )
A.9小时40分钟 B.10小时40分钟
C.12小时40分钟 D.13小时40分钟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
A.8月 22时 B.8月 13时
C.1月 22时 D.1月 13时
9.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洋流 B.地形、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右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 B.4月1日、晴天
C.9月14日、多云 D.12月1日、多云
11.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纬度
读图文材料,回答12~13题。
1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13.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4~15题。
14.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完成16题。
16. 4~6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温 ②降水 ③泥沙淤积 ④地壳运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贝齐布卡河口是水冲玛瑙的知名产地(如下图),当地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径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
(1)说明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原石采集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6分)
(3)指出考察队从甲地到图阿马西纳所见典型植被类型,并分析其成因。(8分)
18.(10分,每空2分)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位于___温度带, 东濒红海, 非洲____部。
(2)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______
A先升高,后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C.逐渐升高 D.逐渐降低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  的特征。一般而言,图中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
19.(14分)下图为对我国南方某城市周边地区进行考察后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概括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当地政府计划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有Ⅰ、Ⅱ两个线路方案。与Ⅰ线路相比,简述Ⅱ线路的优缺点。(4分)
(3)、据图分析图中别墅度假村的区位优势。(4分)
20.(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中。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下图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4分)
(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4分)
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C D D B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 D A D C B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2分.
17.(20分)【答案】(1)玛瑙原岩经火山喷发到达地表;经流水冲刷磨圆,并搬运至河口;因河口处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沉积而成。
(2)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明显干湿季。湿季(丰水期)河流水位高,采集玛瑙原石难度大;干季(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河床、涉滩裸露面积大,利于玛瑙原石采集。
(3)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成因:地处低纬,热量丰富;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形成雨林景观。
18.【答案】(10分)(1)热带、东北(东) (2)B (3)放射状 A>B>C
19.(14分)【答案】
(1)以山地为主,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西北部,平原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高,东南低。(6分)
(2)优点:坡度相对平缓,施工难度小,方便中老年人散步。缺点:路程较长,工程量较大。4分)
(3)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邻近湖泊,风景秀丽;靠近山地森林,空气清新。(6分)
20.(8分)【答案】
(1)(4分)(1)①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②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③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4分)
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