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3.2土地资源(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3.2土地资源(共5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8 08: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理解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
3.培养自己利用各种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目标
同学们: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
土地有哪些用途?
新课引入
知识点一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新课讲解
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A
B
D
请说出每张图片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
草地
难以利
用土地
耕地
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但森林茂密,适宜发展林业。
这里地处高原,草场广布,人们在这里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
C
你还知道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土地资源的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
工矿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之一:
类型齐全
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开发利用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
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
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之二:
人均不足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之三:
耕地比重小
2.各土地类型所占的比重不同:___ 地比重最大,耕地的比重较 ,难利用土地 ,后备耕地不足。
1.我国可利用的土地类型有 地、___地、___地和建筑用地。






阅读感悟
从下列材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据调查,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外,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很少。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约1亿公顷,其中,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 300多万公顷。而且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现有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它们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建设用地,又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若按垦殖率一般为60% 计算,全国耕地最大潜在增量不足800万公顷。
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之四: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比例不合理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二 地区分布不均
地区分布不均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干湿地区
耕地
湿润、半湿润
草地
干旱、半干旱
林地
湿润、半湿润
难以利用土地
干旱、半干旱
影响因素——气候
(1)耕地的分布
思考: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水田为主的耕地
分布: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四川盆地
旱田为主的耕地
分布:
北方地区
干湿地区 地形
旱地
平原、丘陵
半湿润区、
(2)草地的分布
干湿地区 地形
草地
干旱区、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3)林地的分布
湿润区
东北林区
东南林区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
长白山
东南丘陵
小兴安岭




山地、丘陵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
(4)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沙漠
干旱区
半干旱区
高原、
山地
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林 地
草 地
未利用
土地
季风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
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山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区
山地、高原、盆地
总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区域差异明显
——气候、地形是影响土地分布的主要因素
960万平方公里
1.我国的基本国情
13亿人口
人均土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知识点三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人多地少
(2)我国草地的现状
我国草地面积共4亿公顷,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 5%。占国土面积的41. 7%为我国农田面积的3倍多;
草原区农业总产值1964亿元,占我国农业总产值的23%。
(3)我国林地的现状
我国森林覆盖率16. 6%,而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7%;
林地总面积位于世界第5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于世界121位;
(3)我国耕地的现状
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达19. 51万亩,居世界第四,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印度;
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0. 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5%,居世界第67位。
你熟悉哪一种景观?
水田和旱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比较耕地资源与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想想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南北方水土配合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
合 理
永续利用
不 合 理
人为破坏
退化、生产能力下降——丧失
直逼18亿亩红线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18亿亩耕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事关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坚守住了这条“红线”不动摇,也就切实保护好了我们子孙后代的“饭碗”,保护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土地之忧——
这些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建设用地
乱占耕地
2.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草 地
过度放牧开垦
草地退化
土地荒漠化
林 地
乱砍乱伐
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严重
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
现实链接
新华网北京2009年1月29日电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近3年的科考活动,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
现实链接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现实链接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草地退化面积还只占草地总面积的15%,到了20纪90年代则扩大到50.2%,并且以每年133万hm2的速度继续扩大。据统计,目前,中国主要牧区草地,普遍受到退化的威胁。全国草场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85.4%。
现实链接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合理用地
节约用地
保护耕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土地资源的保护
P72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国策
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
(1)基本国策
*
 (2)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②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
  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土地资源
类型
特征
利用
农业用地
非农业用地
优势
劣势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人均占有量小
比例不合理
分布不均
课堂小结
随堂即练
1、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有 ( )
A.类型齐全,给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有利条件
B.各类土地比例比较合理
C.各类土地利用中保护较好
D.各类土地分布比较均匀
2、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内陆盆地边缘
B.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河谷和低缓丘陵地区
C.新疆、东北边缘地区
D.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A
B
3.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 (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C
A
5.下列土地资源利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加快林地垦伐,增加草地面积
D.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B
6.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土地类型④为       ,该类型与图二中的       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   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     。
林地
东北、西南
草地
半干旱
灌溉
地处天山等冰雪融水丰富地区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是      和      。
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牧草成长
地形平坦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
退耕还林、禁止不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