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教案)
指导思想
本课以《课标》和《客家体育》为依据,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二年级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传承客家文化,体验客家童玩,做好勤奇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我校将客家体育纳入校本课程中,积极推进客家体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客家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父辈们童年的快乐,享受童真、童趣,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对那些即将消失、曾经流行于民间的童玩游戏项目进行继承和保护,不让其消失在岁月的烟尘里。
二、教学构思
(一)整体构思
本课结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较强,有效注意力时间短,所以课堂应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本课采用了在情境教学,以建房子考级的形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连续跳跃的技术,在教学中将客家文化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客家体育的热爱,丰富学生客家文化知识,以初级建造师考级、中级建造师考级、高级建造师考级为考核方式,这样设计更能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使得课堂能在愉悦和谐氛围中结束完成。
课的流程与设计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以自主学练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课始,以初级建造师考级的方式,考查学生双脚连续跳跃的能力,为主教材做铺垫,再结合小白兔歌谣,激发和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中级建造师考级法人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单脚连续跳跃的形式,解决单一的技能教学方式;课末,高级建造师考级的方式,进行单双脚交换连续跳练习,结合《小孩小孩你别馋》歌谣完成简单的跳房子练习。体能大比拼,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能项目,结合上下肢的练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灵活的组织螃蟹爬、钻拱门、仰卧起坐击掌等,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练习密度,达到这节课的运动负荷,最后,通过客家美食包艾米果的形式来放松学生的身心,从而启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客家体育包括拍毽子 、跳皮筋 、踩高跷 、跳房子 、抽陀螺、抖空竹、“打水漂”、弹弓 、打沙包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跳房子”游戏具有多种玩法和跳法,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符合儿童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有助于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动作,不但锻炼了儿童跳跃、平衡、协调等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游戏氛围中得到发展。
四、学情分析
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都生活在电子屏幕控制的“媒体童年”之中,以前的童玩游戏项目日益减少,甚至失传。学生对于“跳房子”是很陌生的,他们体验不到一份古老的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把客家体育游戏引进校园,为了让他们体验客家体育,享受这种淳朴古老童真、童趣,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天真、活泼,聪明好动,模仿接受能力较强且富有创造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冒险欲,团队意识和安全意识较薄弱,喜欢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有一定的跳跃能力。因此我运用情景教学法,设计了“建造师考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以4人为一小组合作练习,提高团队意识,培养学生携手共进,体验成功。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客家体育活动“跳房子”教学,初步掌握单、双脚连续跳的知识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跳房子”掌握单、双脚连续跳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身体灵敏、协调及身体控制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分享的精神,体验客家传统体育项目“跳房子”的乐趣。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脚、单脚连续跳进。
难点:上下肢协调发力,轻巧落地。
七、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评价法、分组教学法、竞赛法、游戏法
2.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分组练习法、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本次课的对象为低年级小朋友,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模仿能力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 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融入了音乐元素,运用“圈”的组织队形,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开始部分:2分钟,以最简练的语言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认真听讲。
(二)准备部分:时间5分钟,以节奏欢快的“跳皮筋”为音乐伴奏,师生共跳皮筋热身;跳皮筋作为客家结合学生身体发展活动需要来编排,动作简单,有趣,增加了跳跃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气氛。徒手操以客家体育项目创编,学生在热身的同时增进对客家体育项目的认识,音体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主体内容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基本部分:包括2个内容,共计30分钟。教材一是跳房子学习(建造师考级),20分钟,教材二是体能大比拼练习:10分钟。
1.教材一跳房子学习(建造师考级)分为3个环节,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初级:建房子框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以多种练习形式复习巩固双脚跳及双脚连续跳跃的基本动作,四人为一组,练习过程中提示动作要领。中级:主要是在第一关的基础上加大难度,以单脚跳和连续单脚跳为主,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高级:是单双脚交换跳。结合《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歌谣,练习跳房子,让学生体验单双脚交换连续跳,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吸引学生集中精神。
2.教材二“体能大比拼:分为4个内容,分成人数相同10组,每组进行两轮体能练习比拼。第一个内容是螃蟹爬:两手撑地,身体挺直俯卧撑姿势,爬行经过每一间房子。第二个内容是钻拱门:四人为一组,三人体前撑地成拱门形状,一人从中钻过,钻完后成拱门,下一人接上,以此类推。第三个内容仰卧起坐:两人一组,面对面坐下脚放在房子里,仰卧起坐击掌。第四个内容高抬腿跑:经过每角是完成5个高抬腿,完成后迅速到下一个房子。游戏一直是吸引低学段儿童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在享受欢乐的时候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本次练习中钻拱门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才能取得成功。
(四)结束部分:放松练习2分钟和总结评价1分钟,共计3分钟。
1.以客家美食“包艾米果”放松练习结合“舌尖上中国片尾曲”音乐放松,主要放松学生下肢肌肉,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下主动放松身心。
2.总结部分,评价整节课学生的表现,择优表扬,对在游戏环节中主动帮助同学的行为提出表扬,增进同学友谊,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九、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希望85%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动作连贯、协调的完成连续跳单双脚跳跃技术动作。同学能在练习和游戏中学会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预计整节课的运动密度在45-55%,平均心率在120次/分。
十、场地器材:
场地:足球场
器材:跳格梯11个、地垫44个、录音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