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武术的起源与功能。
武术的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法(马步、弓步)和武术组合动作(马步冲拳、弓步推掌)。
合作练习。
教学目标:
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功能;会做简单的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互相交流、尝试学习,提高参与活动的意识和互帮互助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崇尚武德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型、步法及组合动作。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步骤:
一、出示课题:
教学常规
.用武术的抱拳礼引出课题——武术课。
.简单介绍抱拳礼。
.引导学生用武术的“抱拳礼”向老师问好。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
武术的基本知识 出示多媒体课件,然后学生回答。
(1)武术起源于什么地方? 武术起源于我们中国,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民族瑰宝。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的民族体育形式之一。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它具有强健身心、防病、祛病和防身等多种作用。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培养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逐渐地体验动和静、修和练、身体的局部和整体、人体和环境、形和意、形和神相结合等辩证的哲理及精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武术的功能:强身健体,自我保护、见义勇为等!
你们都知道哪些武术明星?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功能;通过设问:你们想不想成为武术明星?来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为武术基本动作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武术的实践知识
1、基本手型
教学方法:
(1)出示课件:老师讲解示范拳、掌、勾动作(在搏击操的基础上,老师规范拳的手型,引出掌和勾的手型教学)。
拳: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掌: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握在一起,屈腕。
学生跟着画面自主学习拳、掌、勾基本手型。
老师强调基本手型动作
2、基本步法 教学方法: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讲解示范弓步、马步的动作要领。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组合练习:出示课件
学习预备式:并步抱拳(做游戏的时候已经有基础了)。 动作要领:两手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挺胸收腹,夹肘。
(2)马步
(3)弓步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集体演练。
三、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1、放松活动
总结:武术知识考考你(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汇总,学生自由回答)
3、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更多的武术知识(通过巩固武术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