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九年级 语文
一、导入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今天我们读《水浒传》,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不可磨灭的光彩。
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主题。
2. 掌握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3.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以宋 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二)成书背景
(二)成书背景
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水浒传》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8页第二段,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体会,整体感知《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 然后制作一张读书卡片,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读书卡片
书名:《水浒传》 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
内容:作品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
全过程。
主题:官逼民反
令你印象深刻的好汉/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该好汉给你留下的人生启示:做人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那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浒传》为例,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古典小说阅读的方法
1.把握题材特点
通过《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被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所吸引。那么,书中哪一位英雄的故事令你印象最深刻呢?请同学们概述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注意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示例:武松路过阳谷县的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被阳谷县令聘作都头,与哥哥武大郎异地重逢。后来,武松为了给其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到县府自首,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结识施恩,为施恩夺回被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蒋门神买通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借刺配恩州之机,命公差途中杀掉武松。武松早有防备,反而杀了两公差,返回孟州,血溅鸳鸯楼,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全家,改扮为行者,上了二龙山。后来与鲁智深等一同投奔梁山。
草莽
英雄
铤而
走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围绕小说情节想一想,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们都受到了哪些人的压迫?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无奈
辛酸
草莽
英雄
铤而
走险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祸国殃民的高官:高俅、蔡京、童贯、杨戬
贪财暴虐的地方官: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
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
逼
无奈
辛酸
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行为
梁山好汉
社会“无道”
的受害者
武松欲为兄申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受陷害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遇祸,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
“忠义”
“替天行道”
勇武过人
智谋超群
身具异能
胸襟豁达
光明磊落
敢作敢为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
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好打抱不平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酷吏赃官都杀尽
忠心报答赵官家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请同学们,根据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人物出场的次序,想一想《水浒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一般采取单线结构,即用一条线索把若干个故事连缀起来,顺时叙述。
在前四十回,作者集中用10回写宋江一步一步被逼上梁山的过程,集中6回写鲁智深行侠仗义却又被逼无奈,最终落草为寇。还有武松、林冲等都属于单个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第四十一回到第七十回又写各路英雄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前四十回: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七十回以后:归顺朝廷
走向失败
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完整的长篇框架 若干具有独立意味的单元
下面,我们以林冲的故事为例,体会这种“板块”串联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在小说前四十回中找到集中展现林冲这位英雄好汉的章回,并且按照情节的发展,梳理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前因后果。
“板块”串联结构
奠定了梁山英雄豪杰聚义的基础
英雄上梁山的基本模式和典型范例
串联起梁山泊最初的基本队伍
引出了梁山英雄的主要对立面
第19回:林冲忍无可忍,火并王伦,
让晁盖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第6-11回: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
3.分析人物形象
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部分人物又有各自的特点。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从这些英雄好汉中推举一位自己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相关的情节,从人物刻画的方法入手,为之拟一个“好汉档案”,突出其特点和事迹。
武松的勇武豪爽
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暴烈如火
李逵的憨直鲁莽
林冲的刚烈正直
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特征鲜明
性格各异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鲁智深
李逵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
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林冲
武松
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李逵,从反面着墨,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来刻画他的纯朴。
鲁智深性格暴烈,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
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忍让妥协 愤怒爆发。
《水浒传》所写的英雄人物,个性虽然比较单纯,却并非写得简单粗糙。
下面,我们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情节,以及其中对李逵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拟一份好汉李逵的小档案。
姓名:李逵 又名:铁牛 绰号:黑旋风
籍贯:沂州沂水县(今山东临沂) 武器:两把板斧 外貌: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语言:“这黑汉子是谁?”“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动作:手握两把板斧、跳将下来、手起斧落、砍翻。 主要事迹:“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黑旋风乔捉鬼”等等。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鲁莽好战、直爽率真。
4.体会小说的语言风格
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在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和说书底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
《水浒传》中,作者用古代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其生动活泼。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对话,结合人物身份、心情以及当时的场景,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这种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充分表现了差拨贪婪的嘴脸。
早期白话小说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
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写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人物
惶恐不安的心境,恐怖悲凉的气氛。
三、反馈与评价
综上所学,我们将古典小说的阅读鉴赏方法做一个归纳。古典小说的阅读鉴赏方法主要有:把握题材特点、了解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
《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皆爱的名篇巨著。作者在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里塑造了众多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
接下来,我们围绕《水浒传》开展三个专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上学习的阅读鉴赏方法,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探究。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节,
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写人物小传
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为人物写一篇小传。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
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
文字。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古典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结合一段情节或选取一个鉴赏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五、结束语
《水浒传》载“忠义”之道,达警戒之心。它谱写了一曲忠义的赞歌,表达了人民期盼明君的共同愿望。它还给我们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面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经济政治、世态人情以及多种文化,提高了我们审美鉴别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P2 一、导入
P3 清人金圣叹曾感慨道:“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今天我们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不可磨灭的光彩。
P4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围绕《水浒传》的阅读,共同完成以下3个学习目标。 P5 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主题。
2. 掌握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3.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P6 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背景。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从一些史料的记载中,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 yīng其锋”,意思是说宋江起义的规模虽然不太大,但战斗力特别强。后在海州被张叔夜伏击而降。
P7 后来,宋江等人的事迹很快演变为民间传说。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在民间愈演愈盛。《水浒传》的作者,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施耐庵的《水浒传》以北宋末年的社会环境为历史背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名起义的小说。
P8 同学们,下面咱们来阅读教材第138页第二段,请你结合自己阅读《水浒传》的体会,整体感知《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 然后我们尝试制作一张读书卡片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P9 好,下面老师来展示一张读书卡片,看看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读书卡片
书名:《水浒传》 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
内容:作品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主题:官逼民反
令你印象深刻的好汉/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该好汉给你留下的人生启示:做人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同学们也开始制作自己的读书卡片吧。注意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还要体现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好,读书卡片制作、交流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吧。
P10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那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我们就以《水浒传》为例,学习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
P11 第一个方法,把握题材特点。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立意构思的,展现的是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这些小说,是在几百年民间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完成的,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痕迹,具有英雄传奇色彩。通过《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同学们一定被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所吸引。那么,书中哪一位英雄的故事令你印象最深刻呢?请同学们概述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注意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P12 下面我来展示一位同学的反馈:武松,路过阳谷县的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被阳谷县令聘作都头,与哥哥武大郎异地重逢。后来,武松为了给其兄长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到县府自首,被发配到孟州。在孟州结识施恩,为施恩夺回被蒋门神抢去的快活林。蒋门神买通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借刺配恩州之机,命公差途中杀掉武松。武松早有防备,反而杀了两公差,返回孟州,血溅鸳鸯楼,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全家,改扮为行者,上了二龙山。后与鲁智深等一同投奔梁山。
P13 在同学们概括英雄事迹的活动中,不难发现,在作者的笔下,这些草莽英雄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同学们,围绕小说的情节想一想,那些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们都受到了哪些人的压迫?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P14 书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财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广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同学们再进一步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借由这些敢于反抗的草莽英雄来表现主题的。
P15 作者又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行为。梁山好汉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申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可以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P16 小说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家”的理想社会,“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这样的情节,宋江成为寨主后,将梁山议事的大厅改名“忠义堂”,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替天行道”的口号。
“忠义”和“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他们对皇帝与朝廷忠诚,“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像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确实是豪气干云,令人激奋。
P17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第二个方法,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由于受到讲史和说书的影响,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一般采取单线结构,即用一条线索把若干个故事连缀起来,顺时叙述。同学们,请你们根据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人物出场的次序,想一想《水浒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P18 我们先来一起看这样几个例子,在前四十回,作者集中用10回写宋江一步一步被逼上梁山的过程,集中6回写鲁智深行侠仗义却又被逼无奈,最终落草为寇。还有武松、林冲等都属于单个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第四十一回到第七十回又写各路英雄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P19 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这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P20 《水浒传》主要是在民间说话和戏剧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许多原来分别独立的故事经过改造组织在一起,既有一个完整的长篇框架,又保存了若干仍具有独立意味的单元,可以说是一种“板块”串联的结构。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也有其便利之处。一些最重要的人物,在有所交叉的情况下,各自占用连续的几回篇幅,他们的性格特征得到集中的描绘,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以林冲的故事为例,体会这种“板块”串联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在小说前四十回中找到集中展现林冲这位英雄好汉的章回,并且按照情节的发展,梳理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前因后果。
P21 小说第6至11回集中表现了林冲上梁山的过程。林冲被高太尉设计陷害,被判重罪,他自甘认罪,不生反叛之心,在发配沧州的一路上任由官吏摆布。直到火烧草料场被逼上绝路的时候才奋起反抗,杀了陆虞候和差拨,以报仇雪恨,最终上了梁山。“逼上梁山”可谓是《水浒传》前七十回的一个主题,梁山一百单八将大多数是因“逼”才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的遭遇成为了英雄上梁山的基本模式和典型范例,反映了当时社会奸臣当道、英雄落难,民不聊生的基本思路,在官逼民反的创作基调下,突出了梁山英雄替天行道的忠义秉性。小说第19回写到,上了梁山以后,林冲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火并王伦,让晁盖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开创了梁山以义气接纳英雄的先例,奠定了梁山英雄豪杰聚义的基础。在集中表现林冲的故事中,作者兼写了高俅、高衙内、鲁智深、柴进、杜迁、朱贵、王伦、宋万、晁盖、吴用、白胜、三阮等人,引出了梁山英雄的主要对立面,并串联起梁山泊最初的基本队伍。对整个水浒故事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P22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鉴赏古典小说的第三个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早期长篇白话小说,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部分人物又有各自的特点。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学们,请你从这些英雄好汉中推举一位自己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相关的情节,从人物刻画的方法入手,为之拟一个“好汉档案”,突出其特点和事迹。
P23 老师先给你们举一些例子。
《水浒传》中的人物众多,而人物各自的身份、经历又各异,而且作者总是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因而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特征鲜明,性格各异。金圣叹说书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例如,武松的勇武豪爽,鲁智深的疾恶如仇、暴烈如火,李逵的憨直鲁莽,林冲的刚烈正直,无不栩栩如生,使人过目难忘。
P24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P25 再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P26 《水浒传》所写的英雄人物,个性虽然比较单纯,却并非写得简单粗糙。譬如李逵,作者常常从反面着墨,通过似乎是“奸猾”的言行来刻画他的纯朴。又臂如鲁智深性格是暴烈的,却常在关键时刻显出机智。有些人物的性格,还是有前后变化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林冲。他初出场时,因为顾恋家庭,处事十分谨慎,对高俅父子的迫害,采取忍让妥协的态度。但他的英雄本色那时已有所显露,只是强加抑制而已。一旦到了忍无可忍之时,他的愤怒便像火山爆发,冲腾而起,再也见不到一丝的软弱。
P27 相信同学们已经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构思好了档案内容,下面我们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等情节,以及其中对李逵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拟一份好汉李逵的小档案。
P28 好,我这里展示一个构思成功地人物档案,咱们一起看一看。
姓名:李逵 又名:铁牛 绰号:黑旋风
籍贯:沂州沂水县(今山东临沂) 武器:两把板斧
外貌:“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suān ní。”——由此可见李逵外形剽悍凶猛。
语言: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可见其粗鲁直爽,不懂客套。
动作:梁山泊英雄劫法场,李逵冲锋陷阵,十分勇猛。“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从中可见其侠肝义胆、忠勇好战。
主要事迹有: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梁山泊好汉劫法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黑旋风乔捉鬼”等等。
从以上故事情节来看李逵性格特点有: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鲁莽好战、直爽率真。
P29 最后,在鉴赏古典小说的时候,我们还要体会小说的语言风格。早期长篇白话小说,都是在宋元以来民间故事和说书底本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小说的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水浒传》堪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其作者以很高的文化修养,驾驭流利纯熟的白话,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种场景,显得极其生动活泼。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更是闻其声如见其人。
P30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对话,结合人物身份、心情以及当时的场景,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武松被发配到孟州,在牢房中不肯行贿,差拨恼羞成怒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P31这种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充分表现了差拨贪婪的嘴脸。
P32另一方面,早期白话小说毕竟是由文人雅土最终加工完成的,它的叙事、描写语言,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请同学们继续朗读下面一段描写,体会这种质朴生动、洗练明快的语言。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P33 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
P34 三、反馈与评价
P35 综上所学,我们将古典小说的阅读鉴赏方法做一个归纳,古典小说的阅读鉴赏方法主要有:把握题材特点、了解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
P36 同学们,《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皆爱的名篇巨著,作者在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里塑造了众多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接下来,我们围绕《水浒传》开展三个专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上学习的阅读鉴赏方法,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探究。
P37 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
《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人胜。像“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篇章,往往集中了很多人物,有着精彩的场面描写,令人难忘。还有很多情节环环相扣,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深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史。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写人物小传
《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些梁山好汉号称“一百单八将”,如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无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记录下他的人生轨迹、英雄事迹和个性特征,为人物写一篇小传。
P38 专题三: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
《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通读小说,看看这部古典小说在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P39 四、课后作业
同学们,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海洋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优秀作品。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运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古典小说阅读鉴赏方法,结合一段情节或选取一个鉴赏角度,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P40 五、结束语
《水浒传》载“忠义”之道,达警戒之心。它谱写了一曲忠义的赞歌,表达了人民期盼明君的共同愿望。它还给我们展示了宋代的社会面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经济政治、世态人情以及多种文化,提高了我们审美鉴别的能力。希望同学们今后可以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